下载此文档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新改.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
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学科意义上的劳动法 :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以职业劳动关系及其附随关系为调整对象,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利益与独立人格为理念的独立的法部门。
1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调整狭义劳动关系
★狭义劳动关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
(2)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2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案例分析:
王某是甲企业的技术员,由于其技术好,在当地同类型的企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1998年春节期间,当地的乙公司请其帮助维修机器设备。在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摔下,造成重伤。在治疗过程中,在王某是否应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上,王某与乙公司产生了分歧。王某认为,自己是为乙企业服务过程中出的事故,应当属于工伤,乙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工伤待遇;而乙公司认为,王某与其公司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王某不应当享受工伤待遇。造成伤害的原因是由于其本人不谨慎造成,应当由其本人承担主要的责任。
3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主要区别
(1)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而劳务关系的客体是劳务。
(2)劳动力要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才可以进行生产,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组织关系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直接提供的是作为产品的劳务,故不可能成为劳务接受方的成员,而只能是独立于劳务接受者之外的主体。
(3)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劳务费则是经营收入
4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工资一般按月支付,而劳务费一般一次性支付,即使按时计费的劳务,其劳务费极少以月为单位支付。
上述理论上的区别在实践中对判别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意义有时不够显著,往往需要结合劳动合同书、工作证、职工名单、工资条、工资存折等证据来认定。
5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王某与某企业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理由有以下几点:
(1)从王某提供劳动的内容来看,王某为乙公司检修机器设备,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劳动服务行为,双方的关系不是具有稳定性的劳动关系;
(2)从王某与乙公司的在劳动中的关系来看,王某在劳动过程中,不需要遵守乙公司的内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双方在劳动过程中是平等的协作关系;
(3)王某的行为是属于技术人员业余时间在外兼职的行为,其实质是提供有偿的技术服务。王某没有成为乙公司员工中的一员,以乙公司员工的身份提供劳动。
6
第三节 劳动法渊源及其体系架构
一、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合同法
            集体合同法
   ◆劳动关系协调法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法
            职工民主管理法
              劳动争议处理法
               工时法
劳动法总则 ◆劳动基准法     工资法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促进就业制度
    ◆劳动保障法   职业培训
             社会保障和福利
                  
◆ 劳动监督法 劳动监察制度
7
第三章 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者说,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是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新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2.40 MB
  • 时间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