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pH
【执教者】 七中育才汇源校区 胡霞
【授课班级】 九年级九班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知道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也知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指示剂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基本知识学习掌握了,但是没有自己动手做指示剂,并进行实验验证。九单元学生学习了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如何表示和测定溶液酸碱性程度,还不清楚。溶液pH的测定是教材上要求的实验活动,学生要学会测定方法,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本节课可能在测溶液酸碱度操作步骤熟练程度存在问题,以及分析有关pH值变化的曲线图存在困难。
【教材分析】
1、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宏微结合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之一。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随有能量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直接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素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于解释化学形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指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进一步介绍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本单元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同时,注意通过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3、课时教材分析
前面学习了酸和碱的具体性质,使学生定性地认识酸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