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本章重点
1、总体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描述;
2、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描述;
3、总体分布离散趋势的描述;
4、总体分布偏度与峰度的描述。
本章难点
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的计算;
2、组距数列的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3、标准差的计算及应用。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第一节总量指标(绝对水平)
一、概念与作用
1、定义:反映总体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
2、表现形式:绝对数、有名数。
3、特点: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有关。
4、作用:(1)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
(2)是制定政策及计划、进行经营管理的依据。
(3)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
(1)200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1482亿元,其中12月当月就完成了3216亿元。
(2)。()
(3)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二、种类
(一)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单位总量、标志总量
1、总体单位总量: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指标。
2、总体标志总量: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总和的指标。
(二)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1、时期(总量)指标:反映现象一段时期的总量“流量”。
2、时点(总量)指标:说明现象某个时点的总量“存量”。
[例]A厂2007年的年末产品库存总量、中国2000年年末总人口数。
3、区别
(1)统计的连续性
(2)统计的可加性※
(3)指标数值与时间长短有无直接关系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第二节相对指标(相对水平)
一、概念及表现形式
(一)概念
1、定义: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之比的比率。
2、基本公式:比数/基数 A/B
(二) 表现形式:相对数、无名数或复名数。
1、系数:B=1,A、B相差不大;
[例]甲的工资/乙的工资=850元/925元=:1
数字来源:经济日报2008年11月28日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2、倍数:B=1,A>B很多;
[例]中国的国土面积/日本的国土面积=960/37=:1。
3、成数:B=10;
4、百分数:B=100;
5、千分数:B=1000,A<B很多。
(三)特点:具体数值抽象化便于对比。
( 四)类型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结构相对
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
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六种。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2、计算
(1)计划任务数以绝对数形式出现;
[例]某年某企业工业增加值计划指标为200万元,实际该年该企业完成产值220万元
二、几种常用的相对指标
(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数)※
1、含义公式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2)计划任务数以相对数形式出现
[例]某厂计划今年的消耗比上年降5%,产值增8%。实际完成情况是:消耗降6%,产值升7%,试分别计算其计划完成程度。
分析:
解:消耗计划完成程度=
逆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小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正指标: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
(3)计划执行进度=累计完成数/计划任务数
解: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4)长期计划的检查
A、水平法:计划任务数以期末形式出现。
[例]某油田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的石油产量应达到50万吨的水平,实际执行情况如下:
解:计划完成程度=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STAT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若持续一年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正好相等,则视作计划完成。余下之时间即为提前完成的时间。
(1)第五年第4季至第五年第1季:52;
(2)第五年第3季至第四年第4季:52;
(3)第五年第2季至第四年第3季:51;
(4)第五年第1季至第四年第2季:50。
提前三个季度完成五年计划。
03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