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英汉语言差异角度赏析《瓦尔登湖》不同译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从英汉语言差异角度赏析《瓦尔登湖》不同译文
通过这篇文章,笔者对夏济安翻译的《瓦尔登湖》和网上译 本进行 对比赏析。此译作中,夏济安翻译的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 代表作《瓦尔 登湖》,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描述大自然的原始、纯真,令现代人心驰神 往。译者也通过对汉语中词汇、语序、句子 结构等的精妙把握,几乎成 功译出了原作的精髓,让译文读者体会到原文读者的精神享受。
一、语序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序比较固定,反映了中国人 逻辑思 维的过程及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英语语序灵活,不一定按这一顺序排 列:
例 1:原文: "the lost pig which is said to be in
these woods, whose tracks I saw after the rain ?"
夏译文:“还是那头丢失了的小猪?据说它在这片树林里,雨后我 见过它的脚迹? ”
网上译文:“还是一只据说迷了路的小猪跑到这森林里来了?下雨 后,我还看见过它的脚印呢。”
例 2: 原文: "I pursued with a paddle and he dived , but when he came up I was nearer than before. He dived again ”
夏译文:“我划桨追去,它潜入水中,等它冒出来的时候,
我和它愈加接近了 不难发现,例1这句原文中有明显表现时间前后顺序的词,如
“is said ”、“saw'、“ after。翻译时,要根据汉语的习惯,按 照事件先后顺序来排列,而不是按原文的描述顺序。“见过它的踪迹” 这个事件发生在“下雨”之后,因此如果用汉语表达的话,应先译出
“下雨”这个事件。此外,“英语重形合,汉 语重意合”在此例中也表 现的淋漓尽致。意合指词语或语句间的 连接主要凭借语意和语句间的逻 辑关系来实现,而形合则是指词语和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仗连接词或语 言形态手段来实现,也就是严格按语法规则组句。例1中“ is said ”的连接用了被动语态的手段实现,译成中文则是简单的“据 说” ,“ after ”则是使用连词来表达时间上的逻辑关系。而例2 则表明了在英文中涉及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句子翻译成中文时,还是可 以对应的。
二、 词性转换 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是综合型语言,一个 显著特征是词缀丰富。这使得有些动词和形容词很容易派生为名词,使 名词化现象非常常见。英译汉时,适当多考虑用动词,以静转动。
三、 动词替代名词
例 3:原文: "I had a companion in my fishing. "
夏译文:“我钓鱼有人作伴。”网上译文:“我有一个钓鱼的伴 侣。”
例 4:原文:"set up his wild laugh
夏译文:“狂笑了起来” 网上译文:“狂笑一阵” 例3中,夏将原文中的“ companion" ( N)译成“作伴”
(V),而网上译文为“伴侣”(N)。很明显,“钓鱼的伴侣”不符合 中文表达习惯,听起来就别扭。例4中,这里两位译者都把“ w订d laugh ” ( N)译作“狂笑” (V),把名词译成动词,就

从英汉语言差异角度赏析《瓦尔登湖》不同译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