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的策
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的策略
[提要]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幼儿园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幼儿在得到更多快乐 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幼儿园 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的主要策略是在考虑幼儿 的身心特点、生活学习环境等的前提下,围绕如 何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 展而采取的所有措施,其中,准备是基础,介入 是关键,提炼是促进。
为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必须开展丰富多
彩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否真正最大限度的 起到了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问题。日常的教学活动暂且不说,就是对经过反 复筛选后,参加各级评选的优质课活动进行仔细 观察,我们也会发现教师的策略不同,效果也肯
定不同。达到一类教学效果的活动所占比例较 少,这类活动能使几乎全班所有孩子都能集中精 力坚持到活动最后,只有极个别幼儿在后面的环 节分心。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我们说这是效果最好的 教学活动;二类教学效果的活动占多数,在这类
活动中,开始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相 当一部分幼儿在中间环节,思路会脱离教师的引 导而掉队;三类活动也占少数,活动中多数幼儿 从活动的开始,就没有被教师的设计所吸引,对 活动没有兴趣,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传授,表现 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不管老师在说什么,自 己玩自己的;而老师也因各方面原因,只顾按自 己的计划、按准备的环节死板地完成各个步骤, 这样的活动效果是最差的。
如何才能使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从而更好
地调动全班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 活动之中,而且能在活动中得到最适宜的发展 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有三个重要的环 节,是教师提高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即准备、 介入和提炼,通俗地说就是,在知道幼儿喜欢做 什么的前提下,为他们喜欢做的事做好各种准 备,然后指导他们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尽可能 得到更多的快乐,同时得到发展。教师还要不断 总结自己所做的哪些事让全班幼儿都获得了快 乐。
一、准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准备是教 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以前所做的所有工作,大体有
三部分:一是了解孩子,包括了解孩子的年
龄特点、个性特点和现有的经验和水平;二是选 择教材,即围绕孩子的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教育 教学内容;三是准备环境材料,包括教具、幼儿 操作材料,环境创设等等。
(-)了解孩子是教学准备阶段最基础的工
作,因为后边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孩子的各方面特 点为依据。例如,我们现在是组织中班的孩子的 活动,首先,要注意中班幼儿的一般特点,即幼 儿的“爱玩、会玩,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等 一般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就要首先呈现在我们 的脑海里。其次是个体差异性,要考虑到每一个 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不同的个性。
第三还要具体考虑到某个班幼儿的生活经验、知 识技能基础,要了解哪些孩子能力强,哪些孩子 能力一般,哪些孩子能力弱,活动中可能遇到的 困难最大等等。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出问题 的难易,排出层次,并有针对性的面向不同能力 的幼儿,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总之,对孩子能有 一个了如指掌的把握,是促使教学成功的首要条 件。
(二)选择教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幼
儿园的教学内容不是像中小学那样全都规定好 的,而是
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的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