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 , 和对总体全部项
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
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
.信赖过度风险(控制测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一一影响
审计效果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
风险 .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
的风险 .
.信赖不足风险(控制测试)和误拒风险(细节测试)一一影响
审计效率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
风险 .
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
的风险 .
注意 : 只要抽样 , 抽样风险就存在 . 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
变动 : 样本规模越小 , 抽样风险越大 : 样本规模越大 , 抽样风险越小 . 既
然抽样风险只与被检查项目的数量有关 , 那么控制抽样风险的惟一途
径就是控制样本规模 . 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 , 注册会计师都
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 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
施检查 , 就不存在抽样风险 , 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
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
在审计过程中 , 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
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 , 导致注册会计师
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
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 例如 , 注册 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 例如 , 注册会计师
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差 . 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
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 , 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 , 也可能导致
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
其他原因 .
注意 :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 , 虽不能量化 , 但可以通过
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 .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