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
淄博市淄川金城中学 车林明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教学重点:
1、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教学难点:
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 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 g
%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 g
%
?
20106 g
%
展示以上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自己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水是从哪儿散失的?等等。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二、分块处理本节教学任务
(一)、探究叶片的结构
1、实验指导1:同学分组合作,根据课本P56-57的方法步骤,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2、实验指导2:先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同时对比课本P59图Ⅲ-23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并思考叶片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3、表达和交流: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发言,讲述本组实验情况:徒手切片是否成功?自己是怎样做的?制作切片时应注意些什么?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对其他同学的做法有何意见?都看到了叶片的哪些结构?叶片的各部分有何作用?
(教师对于发言的同学及时地给与提示、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表达和交流,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
4、总结:叶片的基本结构。
(导语:现在我们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结构,那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的兴趣。)
(二)探究“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1、实验指导3:学生分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
① 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
② 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哪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气泡是从气孔中冒出的,因此气泡的位置就是叶片上气孔的位置,大多数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的气孔数目一般多于上表皮。
(导语: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应该选择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观察气孔呢?)
2、实验指导4:学生分组制作叶片下表
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