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治疗感冒
1
精选ppt
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疾病,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气候骤变时为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本病的发生是因病邪侵入人体肌表所致,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
2
精选ppt
治法:
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走罐及留灌法。
3
精选ppt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4
精选ppt
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
5
精选ppt
操作步骤:
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
6
精选ppt
大椎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 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
【主治】:①热病,疟疾,骨蒸盗汗。②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③癫痫。④咳喘。
【归经】:督脉穴
7
精选ppt
风门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
【作用】:宣肺解表,疏风清热。
【主治】:①伤风,咳嗽。②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8
精选ppt
肺俞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
【作用】:养阴清热,调理肺气。
【主治】:①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②毛发脱落,痘,疹,疮,癣。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肺的背俞穴
9
精选ppt
特别提示:
此法选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注意覆盖背部,勿使背部受寒。
10
精选ppt
拔罐法治疗感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