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的定义
指头部因遭受外来直接或间接暴力所造成的损害。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2
概述
颅脑损伤在平时、战时都比较常见,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0—20%, 仅次于四肢损伤,但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存在,警惕可合并存在。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3
第一节头皮损伤
头皮解剖:分五层(皮肤、皮下、帽状腱膜、
腱膜下、颅骨外骨膜)外科将前三层视为一层。
特点:血运丰富,抗感染和愈合能力强;但因组织致密,血管固定,不易回缩,损伤后出血多。
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三种。
表皮层
皮下组织
帽状腱膜
腱膜下
组织
颅骨骨膜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4
一、头皮血肿
按血肿部位分为皮下、帽状腱膜下、骨膜下血肿,共同表现:局部隆起、疼痛、触痛。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5
血肿类型
血肿位置
软硬度
血肿范围
皮下血肿
皮下组织
较硬,无波动
限挫伤中心,较小
帽状腱膜下血肿
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
较软,有明显波动感
较大,可蔓延至全头部、帽状
骨膜下血肿
骨膜与颅骨之间
张力较大,可有波动
常局限于骨缝之间
三型头皮血肿的鉴别
处理:① 小的-让其自行吸收(早期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后改用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② 大的-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③ 感染血肿-切开引流,防止扩散,应
用抗生素。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6
二、头皮裂伤
多为锐器或钝器打击所致。
头皮血供丰富,头皮裂伤较浅时,因受皮下纤维隔的牵拉,断端血管不能收缩,出血量多 ,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现场急救:局部加压止血,争取24小时清创。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若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按开放性脑损伤处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7
三、头皮撕脱伤
是一种严重的头皮损伤,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拉,是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骨膜一并撕脱。
剧烈疼痛,大量出血,警惕失血性休克或疼痛性休克的发生,较少发生无颅骨和脑损伤。
处理原则; 包扎止血,防治休克;尽可能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皮瓣移植。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8
第二节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定义
指颅骨受到外来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颅骨骨折约占颅脑损伤的15-20%,可发生于颅
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额骨次之,颞骨和枕骨
又次之。
临床意义不在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是否引起
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可合并脑脊液漏、颅
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9
颅骨骨折分类
按骨折部位: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按骨折形态:线形骨折 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10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331 KB
  • 时间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