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地位】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封建化 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 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引言分析】
1、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提: 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 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活动1】了解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1、阅读课本P32,说说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时候崛起?
2、哪一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根据课本 P32最后一段,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
概括黄河流域统一的意义。
3、根据P32-33,指出拓跋珪改革在经济、政治上带来的影响。
【活动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阅读P3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一目,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2、阅读P34 “冯太后与孝文帝”一目,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 (1)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学习 汉族先进文化;(2)对孝文帝进行系统严格的汉文化教育;(3)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 推动其改革政策。
【活动3】结合活动1、2的问题,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 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 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3、 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 2 、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活动1】阅读P36 “卓有成效的新制”,了解冯太后的改革
1、冯太后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措施有哪些?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活动2】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阅读 P37— 39, 了解孝文帝改
革的主要内容。
(一) 迁都洛卩厂
1、 原因: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政治: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北方柔然的威胁; (4)地理位置: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2、 过程:(1)时间:495年 (2)策略:以南伐为名
(3) 作用: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3、 从孝文帝设巧计迁都洛阳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1) 改革不但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2) 孝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
(二) 移风易汀
1、 重点与目的: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 措施:(1 )易服装。 (2)讲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4) 通婚姻。 (5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