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一节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一、借词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只要社会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如果两个民族由于集体迁徙或军事征服而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共同体里面,这两个民族就有融合成一个民族的可能,它们的语言也会融合成一种语言。语言的接触也会产生“洋泾浜”、“混合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也会使人们提出人造的国际辅助语的要求。这些都是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重要现象。
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从下页例表中可以看到汉语的借词和意译词的区别(见下页表)。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候不喜欢借音,喜欢用自己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同,而接近于德语。很多借词后来都被意译词所代替,表中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索,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
语种原语借词意译词
英 telephone 德律风电话
英 microphone 麦克风扩音器
英 bank 版克银行
英 cement 士敏土,水门汀水泥
英 piano 披亚诺钢琴
英 ink 因克墨水
俄катюша喀秋莎火箭炮
俄хдеб裂巴面包
也转植过来。例如:“黑板”(英:blackboard),“足球”(英:football),“牛津”(英:()xford):“鸡尾(酒)”
(英:cocktail),“机关枪”(英:ma-chine gun),铁路(英:railway,法:chemin de fer),“超人”(德:u-ber-mensch)。成语的借用也往往采用仿造的方式,例如“鳄鱼眼泪”“泥足巨人”“走钢丝绳”‘施加压力”“鸵鸟政策”‘替罪羊”等等的外来成语在汉语里已广为使用。“多米诺骨牌”‘特洛伊木马”“达姆斯忒剑”“冰山顶端”“尘埃落定”等等是近年来新引进的成语,在汉语里是否能够用开,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汉族自古和其他民族交往,从外族语借入词语。有些词一直流传下来,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不觉察到它们是借词了。例如“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是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词;“胡同”“站”“蘑菇”是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和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新事物、新概念从欧美大量输入。这些外来的事物、概念绝大部分在汉语里是用意译词来表达的,借词的比重不大,除专有名词外,主要集中在元素、化合物、药物、理化单位、货币名称等比较专门的领域。日常词汇中的借词,数量不多,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下页简表所列可见一斑。
语种原词汉语借词
英 sofa 沙发
英 poker 扑克
英 curry 咖哩
英 cocoa 可可
英 radar 雷达
英 tank 坦克
英 jeep 吉普
英 nylon 尼龙
英 copy 拷贝
英 brandy 白兰地
德 Nazi 纳粹
意 fascisti 法西斯(蒂)
俄совет苏维埃
俄водкл伏特加
借词在汉语的词汇中比重不大,而在英语中却占很大的数量,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其中借自法语的词又占大多数。公元1066年,法国诺曼王威廉在海斯汀之役中击溃了英吉利军队,在英国建立了王朝,法语成了国家、宫廷、教会的语言。在这一时期,法语对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语从法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词语,一直沿用到现在。例如,state(国家),people(人民),parliament(国会),nation(民族),honour(荣誉),glory(光荣),fine(美好的),army(军队),enemy(敌人),battle(战役),peace(和平),vessel(船),officer(军官),soldier(兵士),court(法庭),justice(审判、司法)等等都是从法语借入的词。有意思的是,英语中的牛(cow),羊(sheep),猪(pig)的名称未变,而牛肉(beef),羊肉(mutton),猪肉(pork)都改用法语词,反映了借词涉及的范围限于统治者关心的事物。这些词语渗入英语之后,都接受英语语法规则的支配,因而英语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其独立性。这些借词大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词汇。在西方,国际通用术语的增多,是
语言学纲要_第八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