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医院 110031 ) 姚军,左玉芹【摘要】目的: 观察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 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 对照组采用选穴针刺方法治疗。2 周为一个疗程, 共两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比较。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吞咽言语治疗仪的疗效优越于针刺方法(P<) 。结论: 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不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吞咽言语治疗仪;针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约占 30% ~ 40%[1] ,主要是脑干与吞咽功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2] 。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并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则窒息等, 危及生命[3] 。近两年来, 我院神经内科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 200 5 年初~ 200 6 年末神经内科收治的 100 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人。治疗组男 21 人,女 29 人,年龄 45~75 岁,平均 岁。其中脑出血 13 例,脑梗死 37 例;假性延髓麻痹 41 例,真性延髓麻痹 9 例。对照组男 28人, 女 22人, 年龄 49~75 岁, 平均 岁。其中脑出血 17例, 脑梗死 33例; 假性延髓麻痹 43 例,真性延髓麻痹 7 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有可比性(P>) 。 纳入标准入选病历诊断均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4] ,全部经头 CT 或 MRI 诊断确诊。吞咽能力分级标准为:重度,完全不能经口摄食;中度,一部分食物能经口摄食, 但不能完全维持营养, 需静脉辅助营养; 轻度, 轻度吞咽困难, 完全能经口摄食; 正常,具有正常摄食吞咽功能[5]。排除标准:①脑卒中后合并中、重度认知障碍或失语症不能配合评估和治疗者;②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同时患有肿瘤者;③心脏安置金属架或起搏器者并脑卒中吞咽障碍者;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命指标不稳定者( 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⑤并发心肌梗死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5]。 方法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血压控制、神经营养、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吞咽障碍,具体方法:先把两个电极中红色电极( 正极) 放在第 7 颈椎处,蓝色电极( 负极) 放在颌下与环状软骨之间,用带子固定好极片,之后启动仪器开始诊断(DIAGNOS) 。波形先采用方波“∏”脉冲刺激后得到一个数值 A ,再采用三角形波“∧”脉冲刺激又得到一个数值 B, 通过公式α= B/A 得到α的准确值, 以此推断出脑卒中患者吞咽肌群损伤程度。所有入选患者的肌群损伤程度[MEDIUMDAMAGE 均是α在 1~2 之间]。接着根据菜单选择 T/R EXPONENTIALCURR 低频刺激, 刺激时间 T为 1s, 休息时间 R为 3s ,电流强度因人而异,以患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200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