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生命起源于海底?
这幅图景和人们的预想大相径庭。达尔文曾经在写给同行的一封信中猜想生命源于一个“温暖的小池塘”。6 1年前,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米勒的著名实验验证了“原始汤”的可能。他模拟了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成功地使有机分子“无中生有”。
然而,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心中的疑团越来越重。世间万物是否起源于地下深处?这个假设在几年前根本是天方夜谭,因为从字面上来说,地球上的生命就应该诞生在地面上,诞生在由陆地和江河湖海组成的薄壳上,即使把天上的鸟、地下的虫都考虑进去,总共也就从地面以上数百米到地下数十米的范围。难道还有活物能够在这个范围之外生存吗?我们似乎唯有将视线转向缥缈的太空。
可谁又能料到,我们第一次在这个生态薄壳之外发现生命,并非在“天外”,而是在地球内部!1 9 8 7年,科学家首度在美国东南部萨凡纳河河床底下5 0 0米处发现了微生物,2 0世纪9 0年代又在太平洋的深海沉积物中找到了细菌。“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打一个深2 0 0 0米的洞,我们都能找到微生物,可能数量很少,但一定存在。”法国里昂第一大学的伊莎贝尔·丹尼尔说道。生命地表起源说岌岌可危
事实上,随着地质学家对地下岩石层的探索越深入,“出土”微生物给生物学家带来的惊喜也就越多。它们成功占领了这片死气沉沉的区域,蛰居在岩隙石缝里,依靠矿物和水接触后产生的化学能维生。于是,一个猜想油然而生:这些地下生命是否最先诞生?万物是否起源于岩石,而非“原始汤”?生命是否从地球内部萌芽,而非地球表面?
这一假设看似惊世骇俗,其实背后有一系列不断增加的实验室成果和现场勘察结果支持。巴黎地球物理学院今昔地球生物圈团队的成员贝内迪克特· 梅内兹及其同事对此卓有贡献。他们研究的是与生物和矿物相关的新交叉学科,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学家”。他们继续当年斯坦利· 米勒为证实“原始汤”假设所做的工作,试图证明如地狱般的地底环境有利于复杂分子(氨基酸、糖、碱基……)诞生,而它们对生命来说恰恰是必不可少的。
地球生物学家正在取得极为可观的成果。他们采集海洋地壳的岩石样本进行分析,为此在焦金烁石的地幔里下挖数百米。在这些矿物表面或纵横交错的石缝中,他们发现了丰富多样的有机分子。
仰仗尖端分析手段(拉曼光谱学、各种同步辐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的数据告诉我们,这些分子并非全部源自生物,其中有些源自矿物;这些岩石“分泌物”甚至可以证明在地球深处发生过能催生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虽然研究人员的分析尚未结束,但第一批结果表明,地幔中的岩石在某些条件下的确能够“分泌”生命分子。
这一结论足以令生命起源大讨论再掀热潮,或者更确切地说,重续未竟的论战。史上第一个生命起源假设“原始汤”聚焦于地球与大气接触的液体表面。然而,用德国生物学家根特·瓦赫特斯豪泽的话来说,问题在于“这锅汤太清澈了,结果可想而知”。诚然,我们现在知道基本生命分子可在早期地球条件下形成,并在海洋里生长演化。我们也知道这些分子可能从天而降,比如陨石雨。可是接下来呢?对“原始汤”理论持异议者认为,这些分子在水中的浓度极低,很有可能永远无法相遇,很难引起激烈复杂的化学反应并创造生命。事实上,无论这些悬浮分子的数量多么庞大、种类多么繁多,生物学家还是未能看到细胞机制自发出现。他们无法建立一条令人信服的事件链,解释生命起源前分
25生命起源于海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