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宁阳县第一小学行为习惯“星级”评价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遵循青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 以目前小学生的思想实 际为实践依据,以“有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品德,有文明的习惯,有优秀的学 习品质,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创新的能力”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小学阶段行 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凸现个性,促进小学生良好,积极创设学校德育特色。
二、 目标和任务
1、目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研究制订小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 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 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促进他们智力发展, 使广大小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 法。在习惯培养过程中,真正达到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的教育效果。
2 、任务: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 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 做到“知、 情、意、行”相统一。这是小学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将渗透在学校教育、教 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要由浅入深,步步递进;通 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真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要求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校好习惯、 学习好习惯、 生活好 习惯、社会好习惯。本着由易到难、易操作的原则分以下六个推进方面:
1、 遵规守纪教育:要重点抓好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
2、 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 能力相关的习惯,以及与生理相关的习惯 (视力、心理 )等内容。
3、礼仪教育:要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 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劳动教育:学校要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方面的 实践要求。
5、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 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要点。
6、卫生和生活习惯:要重点培养与学生生理相关的卫生习惯和与心理相关的卫 生习惯。
要 求:
1、内容要规范化:我校将以大课间为切入点,以规范小学生的课间操、眼保健 操、班级行为规范、路队等展示为主要内容逐步推进该项工作的落实;以《宁阳 县第一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为基本内容, 建立健全小学生学习、 生活的规 范体系,使我校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内容要细目化:学校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要求各年级 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养成教育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把概括的内容分解成细目, 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明确具体,易于理解掌握和执行。
(例子见附表: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具体目标要求)
3、内容要序列化:各年级组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研 究制定出每个学龄期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包括培养什么习惯, 培养到什么 程度。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层次性和教育的连续性, 要有梯度, 不能简单 重复,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强化班级教育
1 、班主任工作: 各年级组要重视班主任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 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 、大、中队活动:围绕养成教育,各年级组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
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3、 校园文化:各年级组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4、 学校管理:学校德育处将加各大方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要 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
(二) 协调家庭教育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明确每一阶段的工
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继续开展“行为习惯家校行”活动。
(三) 依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主动争取有 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 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星级”评价办法
1、 评选目的:促进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