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供应链金融(解读版)
LT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本质上就是“对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全面整合”。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企业间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综合统一协调和管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特别是信息流和资金流,基本上贯穿了供应链中所有的行为。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所有的协作成员是一个大实体。
供应链金融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可以是供应链上的任何组织和企业,而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提高了链上成员获得资本及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可能性,增加了债权融资的可选择性,改善了链上企业融资的境况。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也伴随着巨大风险,需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视角来分析探索。
二、商业银行与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流动性提供商极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的商业银行都纷纷参与到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业务当中,成为供应链金融最主要的参与者,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成为商业银行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对象的重要抓手。
1.商业银行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的前身是“贸易融资”,商业银行最早就是为这种贸易融资提供组合化金融服务的机构。随着全球贸易的深入发展,原有国际贸易的版图发生了变化。“银行基于原有的贸易融资服务,开始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一系列服务”。从银行的视角看,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根据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及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该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进行的授信融资业务,包括银行多种资产业务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的有机结合。
2.供应链金融的四种形态。
“国内实践中,商业银行是最为主要的供应链金融参与者。”因此,在本章探讨的供应链金融的四种形态,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代表,具体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以及一种新兴的供应链金融形态:战略关系融资。
一是应收账款融资:目前,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成为最主要的销售方式,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普遍承受着现金流紧张的压力,迫切需要找到较为便捷的资金来源。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体是指,企业为取得运营资金,以买、卖双方签订的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卖方提供的、以该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主要方式有:
①保理:“通过收购企业应收账款为企业融资并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金融业务或产品。”一般操作流程:保理商先与卖方签订保理协议,卖方将通过赊销产生的合格的应收账款出售给保理商。如果有追索权,当买方无力付款时,保理商向卖方追索,收回向其提供的融资;如果无追索权,保理商需提前对买方进行资信评估,给买方核定一个信用额度。当买方无力付款时,保理商也不能向卖方追索。
②保理池融资:把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买方、不同期限、不同金额的应收账款全部“打包”,一次性转让给保理商或银行,保理商和银行根据累计的应收账款给予融资。这样可以挖掘零散应收账款的融资能力、降低客户授信风险、提高融资效率,还可以避免供应商在贸易流程中出现诚信风险。民生银行、平安银行都为客户提供保理池融资业务。
③反向保理:银行与焦点企业之间达成协议,针对焦点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之间因贸易关系产生的应收账款,为焦点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提供的一揽子融资、结算解决方案。“其实质就是银行对高质量买家的应付账款进行买断”。
④票据池授信:“企业将收到的票据(主要指商业票据)进行质押或直接转让后,纳入银行授信的资产支持池,银行以票据池为限向企业授信”。这项业务“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票据的融资功能”,满足企业票据管理外包需求,提升资金集中管理的能力,因此,“票据池授信是未来很重要的一种供应链金融形态。”
二是库存融资:企业采购后,商品在运输途中或库存中会形成资金占用成本。库存融资,就是盘活这部分沉淀资金,进而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流动性。
三是预付款融资:“在上游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以金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来缓解预付货款压力,同时由金融机构控制其提货权的融资业务。”
四是战略关系融资:这是指,在供应链中,基于相互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长期合作关系产生的信任而进行的融资。这种融资方式不需要抵押物,表明供需双方不仅仅依靠契约进行治理,还有关系治理。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实际参与到供应链的运营当中,只能通过寻找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根据其需求来提供金融服务。而战略关系融资只能由嵌入在供应链网络
供应链金融(解读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