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
中 考 质 量 分 析
为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找出前半期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及教学工作中的漏洞,以弥补不足的目的,现就将二年级语文前半期中考情况作简单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
全班共8名学生,参加考试7名,及格4人,%,优秀2人,%。。
二、试卷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1、有一部分学生对词语记得不牢固,和同音字混淆,造成错白字出现,失分较多。
2、对字的结构、部首掌握不彻底,造成换偏旁组词的失误。
3、对反义词理解不够,学生会说不会写。
4、学习的知识在运用方面太死,造成写话句子不丰富。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赞成多数学生答卷中的失分。
三、自我分析
(一)、在教学方法的探究上没有深层次,大力度的去挖掘,研究,造成教学方法欠妥当,教学模式死板,学生不宜接受,在教的过程中就造成了漏洞;
(二)、由于教者教学欠灵活,对三年级语文实验版教学还未能全面掌握,讲解不清是造成此次考试失利的主观原因;
(三)、教学环节上的疏漏造成知识的断节,也给学生给了偷懒的空子,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
(四)、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老是三心二意,丢三落四,抄作业成了家常便饭;
(五)、学生的知识体系严重断层,对以前学过的的内容大部分已经遗忘,知识断层严重,不能很顺利的接受新的知识。
(六)、学生欠缺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者没有走进学生的家庭生活,对学生的家庭不够了解,家校联系不紧密。
四、今后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一)、下大力气挖掘、学习教材,探究出适合当前教育的教学方法,纠正教学态度;
(二)、加强训练,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纠正作业脏、乱、差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在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时候,也彻底改掉自己的不良教学习惯,养成一丝不苟和有条不紊的教学习惯;
(三)、作好查缺补漏工作, 使学生的知识断层得到基本连接,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进行自我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同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纪律整顿,配合学校整体工作,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
(五)、作好家校联系,深入了解学生,与家长一起监督学生的成长;
(六)、搞好单元测试,作好每一单元的整理复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失误并加以改正;
(七)、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学区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中考质量分析
中期考试结束,回顾这次中期考试,学生成绩同前几次相比有一定的提高,但同全学区其它学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本着总结教训,指导实践的原则,现对本次中期考试作出小结。
本班参加考试情况如下:全班共有学生7人,本次参加考试7人。语文及格4人,%,优秀1人,%,。此成绩与其它学校同级同科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所使用的试题难度适中,能够很好地检查学生的基本功,对本册教材前半期内容的考核做到了细致入微。各题目分值设置合理,避免了因学生一时大意而失分过多导致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实际水平的弊端。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共九大题。
第一大题看拼音写词语,共8分,大多数学生得分在4-8分,有些词语书上出现过,但较难,学生没记住。
第二大题给多音字组词共3分,大多数学生得分在2-3分。
第三大题补充词语共6分,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均在3-5分左右,其中只有两个成语学生没见过。
第四大题补充句子共6分,学生得分在4-6分,这是书上的原句,但学生没记下。
第五大题“比一比,组词”共8分,学生得分在6-8分。
第六大题“排序”共6分,全班只有6人排正确,失分较为严重,其余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失分。
第七大题“仿照例句写一写”共4分,学生得分在2-4分,大多数学生得了4分。
第八大题“阅读”共两题。一题13分,学生得分在5-9分,这是课文中的一段话,但学生没记住课文分析;二题16分,学生得分在5-8分,问题的答案隐藏在文中,但学生失分较多。
第九大题“习作”共30分。学生得分在1-25分,作文给了两个题目,但要求任选一题,有些学生甚至写了两篇作文。作文可以写人、写动物或静物,范围较广,但学生习作成绩普遍不高。
三、自我分析
(一)、在教学方法的探究上没有深层次,大力度的去挖掘,研究,造成教学方法欠妥当,教学模式死板,学生不宜接受,在教的过程中就造成了漏洞;
(二)、由于本人对实验版教材的教学还未能全面掌握,讲解不清是造成此次考试失利的主观原因;
(三)、教学环节上的疏漏造成
(推荐)二语中考质量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