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杭大运河PPT教案.ppt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也是最长的运河,它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是中国人在水利交通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创造。
一、京杭大运河简介
第1页/共39页
京杭运河并不是一次开凿成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分段开挖连接而成。概括起来,主要经过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第2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第一阶段:最早动工的是吴国沟通江淮的邗沟(后来叫里运河)和沟通苏州——扬州的运河。
最初的一段称为邗沟,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由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流入淮河,连通了淮河、沂水、济水。
第3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邗沟的变迁
春秋晚期以前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水上交通是隔绝的。吴王开凿邗沟之前,我国东南地区和中原诸州无自然的水道直接相通,南船北上,系由长江入黄海,由云梯关溯淮河而上,至淮阴故城,向北可由泗水而达齐鲁。
这既绕了路,又要冒入海航行的风险。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从今扬州市西长江边向东北开凿航道,沿途拓沟穿湖至射阳湖,至淮安旧城北五里与淮河连接。这条航道,大半利用天然湖泊沟通,史称邗沟东道。当时因邗沟底高,淮河底低,为防邗沟水尽泄入淮, 影响航运,故于沟、河相接处设埝,因地处北辰坊,故名北辰堰,后称之为“末口”。
第4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2)邗沟的修建
①春秋时期:吴国的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邗沟虽在东汉已受重视,但至末年,地方割据,三国时为孙曹兵争之地,运道并不通畅。东晋时,邗沟渠化堰坝开始出现。当时引江水的方法是引江潮,潮涨时水从坝上溢流或有单闸,开门引潮,闭门蓄水。第二次是隋朝大业年间时修建的。隋炀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江”。这是在旧有基础上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大,逐步形成了后代运河的规模。邗沟南端水源开发最初是疏浚塘陂,引水济运,但常淤塞。当时邗沟运道自淮阴至邵伯350里,其中邵伯至瓜洲90里,都是平水不流动,有堰坝控制,自淮安至扬州水程要四五日。邗沟北流河段,河床坡度较陡,流速较大,夏季水大时,逆水船不易上行,因此北端修建北神堰,位置为古末口,主要以堰闸调节湖水。这次工程最大,分四段进行。605年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河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同年疏通扩大了邗沟旧道,南起江都,北至山阳。608年从通济渠向北延伸。
第5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连。唐代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仪征运口并用。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通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第6页/共39页
水闸
水坝
涵洞
复闸示意图
第7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③宋代:修治加快,重点在解决淮河所带来的风险问题,进入邗沟工程修筑至运输管理的鼎盛时期。经过修建,这段运河的堤身用巨石修了十个滚水堰,堤上植树,还陆续在堤身开水闸及石 涵洞,引水灌堤东农田。北宋末年运河堤已普遍修筑,堤上大量修筑漏池闸,控制蓄泄,河堤上已有斗门、水闸79座,其数量不下于明清两代。南宋由于金人多次南侵,这段运河骤然衰落。至元代这段运河虽较残破,但对后期拓展大运河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斗门
河堤
第8页/共39页
邗沟夜泊图
第9页/共39页

京杭大运河PPT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1230
  • 文件大小6.07 MB
  • 时间2021-08-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