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摘 要:赤霉素(gibberellins)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是已公认的五种植物内源激素中种类最多、生理功能最广的一种,,其中"赤霉酸"(GA-3)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作为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园艺业。但因其不稳定的特殊结构,使得赤霉素的剂型在很大 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文章从产品试验和生产的操作要点两方面简述赤霉素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赤霉素 剂型配方 生产工艺
赤霉素(gibberellins)是是广泛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一些生理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赤霉素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某些方面有较好效果。但其产品均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工序多,得率低,工艺流程长,且因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酸性废液排出,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研制一种赤霉素制作的配方,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艺,可弥补原有工艺及产品的不足,既能节约成本,有可以保护环境,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产品配方试验
采用活性炭为脱色剂,以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和脱色剂用量和赤霉素液的浓度为实验因素,以脱色总效率、脱色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赤霉素溶液脱色的最佳工艺:%、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20min。
结果显示:在赤霉素浓缩液中,,,,,,。
以赤霉素回收率为主要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喷雾干燥为赤霉素新产品的最佳干燥方法,并确定最佳喷雾条件为:转速F60,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85℃。
、润湿剂、分散剂和保湿剂的用量和种类进行研究
以润湿时间、悬浮率等为主要指标对新产品进行研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进行优化。主要对新产品配方中所加配料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研究。确定5%赤霉素可溶性粉剂的最佳配方为:硫酸钠14%,润湿剂L2%,分散剂A3%,山梨醇1%及麦芽糊精25%。
以产量、株高、结实率、千粒重为指标进行大田试验,验证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早稻的株高,结实率及千粒重的影响不显着,赤霉素可显着提高早稻的产量。
并参照其他同类可溶粉产品的质量标准,对5%赤霉素可溶粉的产品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拟订了该产品的质量标准。
二、生产工艺操作要点
赤霉素培养基有马铃薯培养基,大米斜面培养基和槐树枝斜面培养基。灭菌后25~28℃接种培养5天。
接种的关键技术是无菌操作,一般应在接种室或接种箱中
赤霉素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