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设计——以 2011 年苏州市评优课第一名的教学设计为例在近期英语赛课中, 我校青年教师捷报频传。真正让这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是, 她们对阅读教学的深刻理解和独辟蹊径的教学设计。尤其在当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处在“思路因循守旧,设计千篇一律”的困境下,这几节课更是给人耳目一新和豁然开朗的感觉。公开课是推陈出新的平台,每一节课应该有自己的亮点,有值得“公开”的内容和价值。下面就以 2011 年苏州市初中英语教师评优课第一名的公开课为案例,探索如何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取得突破。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是《江苏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课文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 (一次对国际奥比斯组织医生的采访) ,全文见附录。一、改革学习方式《荀子? 儒效篇》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谚语[1] : Tell me and I'll forget; 我听过,我忘记;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我看过,我记得;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 ”我做过,我学会。这些古语和谚语都强调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英语老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尽量采用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 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点在实验中也得到了证明。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 戴尔 1946 年通过实验得以首先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爱德加· 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 30% 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 50 %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第一种学习方式 Lecture 就是我们传统的讲授法,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 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 5%; 而效率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第六种 Practice by doing ( 做中学) 和第七种 Teaching others ( 实际演练), 可以记住 75 %以上的学习内容(见下表)。 Practice by doing ( 做中学) 指的就是任务型教学模式,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本节公开课中, 执教者善于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去理解阅读材料,使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学习的交互性。效果好的阅读任务常具有以下特点: ⑴真实性,阅读任务具有实际意义,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 学生乐于参与, 有话可说。⑵整体性, 阅读任务不宜过于细化, 因为太琐碎的任务难以有探索的空间。⑶层次性。阅读任务应由繁到简,由易到难,前后相连, 层层推进, 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 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构成“任务链”。二、调整教学模式当前,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采取整体教学模式。它盛行于上个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