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
D
乏、服务设施落后,再加上经营淡旺季的原因,相当一部分采摘园与旅游融合较少,经济效益低下,除自身难以为继外,也无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另外,也有部分观光采摘园虽然效益较好,但由于产权关系或其他原因,园区周围居民参与程度低,不能从中直接受益,导致社会矛盾产生。
      ,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采摘农园项目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没有更多资金投入,政府的扶持力度有限,招商引资困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受限,影响采摘园的品质提升和持续发展。
      ,发展尚不规范
      目前我国采摘园建设尚缺乏明确的规范标准,更没有相关的法规约束,不仅项目开办审批不规范,经营过程也缺乏有效指导、监督和动态跟踪管理,很多园区是农户自家的果园或大棚圈起来形成的,造成项目建设随心所欲、从业人员无序竞争、乱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采摘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项目缺乏
      大多数园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从事简单的种养殖,以观光和采摘为主,其他可参与性项目较少。目前开发的观光农业项目大多受规模所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样性消费需求,产品的数量结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等有待调整。
      ,发展无序
      目前多数采摘园基本上以村民或企业自主开发为主,缺少科学规划和市场调查,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①各园区开发缺乏必要的联系,更不能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②个别地区并无良好开发条件,却“一哄而上”盲目开发; ③同一区域内同类观光采摘项目重复建设、功能雷同 ,造成恶性竞争。
      二 、采摘园的发展历程及旅游模式:
      初级阶段:1生态观光游——2果品采摘游
        以园区及园区周边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满足城镇居民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愿望,游客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恬静与安详,呼吸清新的空气,放松疲惫的身心。深入其中,春季可赏花,夏日可避暑,金秋可摘果,尽享田园风光。这是一种以生态观光为主,以蔬果采摘为辅的的旅游形式。如梨园、果园等。适合于城市白领和生活较为宽裕的工薪阶层。由于要求自然风光和人工生态工程的和谐结合,目前符合上述硬件条件的园区还不多。
        组织游客在指定果园或温室大棚内开展名特优新果品的观光采摘游活动。游客可游览园貌、采摘、品尝、拔菜、收获农作物等,体验劳作之艰辛,尽享收获之愉悦。如春季的温室草莓采摘游、香瓜采摘节、西红柿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活动。这是观光采摘游的最普遍模式,适合于各个阶层的居民,是采摘园发展的基础。
      中级阶段:3 科普探索游——4农事体验游——5果品生产加工过程体验游
      3. 科普探险游  这类园区通常是以建设产业基地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初期以育苗以及科技示范为主,后期融入旅游元素。这类

乡村旅游中采摘园的旅游模式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16581885
  • 文件大小1.74 MB
  • 时间2021-08-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