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逍遥游PPT教案.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逍遥游
有个故事,说明个体如何与“道”为一。
楚国有个猎户,上山打猎回来,发现自己的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来,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人丢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
本事传到鲁国,孔子说:“如果去掉‘楚’字,说‘人丢了,人捡’ ,就更有意义了。”
庄子知道了此事,他说:“如果再去掉一个‘人’字,说成‘丢了,捡了’ ,其意义就更大了。
老子与庄子
道家的两位大师
第1页/共60页
猎户失弓一事,体现了三个层次的思想境界。猎人面对损失,想到只要是国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利就不是损失,这是胸怀全国的思想境界;孔子认为只要有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得利益,都不是损失,这是胸怀世界的思想境界;庄子认为自己的损失能使任何事物获利都不算损失,这种境界已经超出人的范畴了。如果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观点,猎人的思想境界是道德境界;孔子的是道德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庄子的则是天地境界。
启示:一事当前,应抬高视野,把目光投得更远些;拉宽心境,把心胸放得更宽些。这样,我们的内心也就更加宽松自由了。
老子与庄子
第2页/共60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庄子》。
2. 在诵读的基础上,疏通研习第一段并 熟读成诵。

第3页/共60页
一、1 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宋国蒙地人。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境贫穷,曾向监河侯借粟而受到奚落,又以布衣见魏王。据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相,遭其拒绝,明确表示: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一生大都从事讲学、著述。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思想,世有“老庄”之称。
第4页/共60页
·庄子思想: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了相对主义。 ·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他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但并不主张以积极的行为来改变现实,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对现实人生持悲观厌世态度,因此对生活的看法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2、 庄子思想
第5页/共60页
3、 背景材料
造成庄子思想的社会原因: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国混战。
庄子的主观原因:庄子对社会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但他对自己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
庄子有两种选择:入世与出世,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
第6页/共60页
《庄子》一书有52篇,现存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计33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著,外篇、杂篇为庄子后学著。因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又称《南华经》。
庄子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至于书中的悲观、消极、无为的一面,我们应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庄子的经历加以理解和批判。
4. 《庄 子》
第7页/共60页
二、关于《逍遥游》
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课文一连运用了几个寓言故事,层层铺垫,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
第8页/共60页
: 1、注意下列蓝色字的注音:
北冥( )
鲲鹏( )
抟 ( )
迁徙( )
坳堂( )
草芥( )
夭阏( )
míng
kūn
tuán

ào
jiè
è
蜩蝉( tiǎo )
宿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
泠然( )
万仞( )
蓬蒿( )
xiǔ chōng
huì gū
chūn
chì yàn
líng
rèn
hāo

逍遥游PPT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1230
  • 文件大小895 KB
  • 时间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