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法律思想史》填空题、选择题单选 1. 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 2. 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占卜)。 3. 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 4. 神权法得到巨大发展是在(殷商)。 5. 周公为了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了( “以德配天”)学说。 6. 周公制礼, 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统治方式, 礼治是以(“亲亲”“尊尊”) 为基本原则的。 7. 西周的王位继承是(嫡长子继承制)。 8. 主张用贤能,并创立“三选”制度的是(管仲)。 9. 春秋时期, (子产)提出为政“宽猛”的主张。 10. 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案是(无为而治)。 11. (商鞅)提出“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 12. 韩非的变法观点是(法与时转则治)。 13. 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李斯)。 14. (董仲舒)提出“大德而小刑”的主张。 15. 《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 16.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嵇康)。 17. 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礼)。 18. 为尽量避免冤狱, 明确规定地方无杀人权, 首创“九卿评议制”的皇帝是( 唐太宗李世民)。 19.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唐律疏议》)。 20. 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势)。 21. 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主张恢复肉刑)。 22. 王安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变法机构。 23. 明朝有位著名“心学”大师, 反对程颐、程颢的“知先行后”的理论, 奉行“知行合一”的理论, 特别重视礼仪教化的重要性, 反对专靠“刑名器数”, 他的名字是( 王守仁) 24. (王夫之)提出“立法必须循天下之公”。 25. 王夫之的变法观点是“( 趋时更新)”。 26. 明初统治者法律思想的特点是(重刑) 27. “立法以便民为本”是(丘濬)提出的主张。 28. 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王安石) 29. 元朝耶律楚材主张治国用(儒术) 30. 魏源的变法主张是“(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31. 提出“礼乐刑罚起源于农”观点的是(龚自珍) 32. 洪秀全受基督教《劝世良言》的启发,创立了( 拜上帝会)。 33. 下列人物,属于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张之洞) 34. 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5. 提倡“变法维新”,坚持君主立宪的是( 资产阶级改良派)。 36. 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是( 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37. 在中国近代,主张兼重法治与人治的学者是( 沈家本)。 38.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直接民权)。 39.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最好的制度是( 考试)。 40.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是( 章太炎)。 41. “犯罪不论新旧,断罪自当一律”是(沈家本)提出的法须统一的主张。 42 、引经决狱,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董仲舒)。 43 、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董仲舒新儒学) 44 、孙中山有关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是(民生主义) 45 、康有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是(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46 、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47、(商鞅)第一个
中国法律思想史选择、填空.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