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物理:声现象详解.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物理:声现象详解.docx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我们每天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比如老师的讲话声,广 播声、电铃声、流水声、汽车声,……都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你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声时,你用手捏住尺子,尺子就不发声了;当你用铅笔轻敲文具 盒发声时,你用手按住文具盒,文具盒也就不发声了。通过上述说明,我们能够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是有的振动并不能用肉眼明显地观察出来,比如我们说话时,无法看见声带振动,但 是我们可以用手触摸来感觉;拍桌子时,桌子振动我们看不到,但是在桌子上放上细小物体, 我们会看见它们的振动。
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不易直接观测认识的问题,却可以通过一种看得到摸得着 的现象认识它,就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转换法”。比如:电流看不见,又不能随 便去触摸,但我们可以通过电路中电灯发光来认识到电的存在。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其中的 “风声”就是由空气(气体)振动发声的;“雨声”是由雨水(液体)振动发声的;“读书声” 是由人的声带(固体)振动发声的。
我们常说的打击乐、弦乐都是靠固体物质振动发声的,管乐则是靠气体物质振动发声的。
探究试验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器材:音叉、铁架台、细线、泡沫塑料球
步骤:
(1) 将泡沫塑料球用细线吊在铁架台上,将音叉靠近泡沫塑料球,敲响音叉。发现:音叉在 振动,泡沫塑料球被音叉弹开。
(2) 再敲响音叉,并用手捏住叉股,发现:泡沫塑料球不会被音叉弹开。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1:节日里同学们玩的气球,不小心有的气球会突然破裂发出“啪”的响声,气球破 裂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解答:气球中充满了压缩气体,当气球受到挤压时,气球里的压缩气体体积急剧膨胀, 引起周围空气的急剧振动,产生声音,传到耳朵,我们就听到了气球破裂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声源振动在周围的物质中激起声波,传入人耳,引起 鼓膜振动产生听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而在真空中没有这些传播声音的介质,因此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与物质种类有关,一般地讲,在固体、液体 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大。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o
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传回耳朵里就是回声。当回 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Is上,人耳就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加强。
探究实验一: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器材:闹钟、玻璃罩、抽气机
步骤: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发现:声音越 来越小。
结论: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例2:从军舰利用声呐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3s,此处海的深 度多深?(设海水中的声速为1530m/s)
分析:本题是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回声的产生就是声音传播的往返过程,本题的回声是 由于声音在海水中传播时,遇到了海底后又返回而产生的,声音的发出和返回过程都是海水, 而且声音发出的时间与返回的时间相同,所以声音从海面传播到海底的时间t=3秒/2=1„ 5 秒。声音到海底的距离为1530X = 2295 (米)
(三) 人耳的听音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 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四) 音调
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 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 因素有关呢?
我们拿一张硬纸片,让他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会发现快划时纸片振动 得快时,音调高,慢划时振动得慢时音调低;再拨动张紧的橡皮条,会发现细橡皮条振动得 快,音调高,粗橡皮条振动得慢,音调低,这是为什么呢?
物理学里把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所以,可以看 出: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频率高于20000次每秒的声音人们听不到,我们叫它“超声波”, 声音频率小于20次每秒的我们也听不到,叫它“次声波”。
例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为什 么?
分析: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与自己的材料、长度、松 紧等有关

物理:声现象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