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带参考文献法律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带参考文献法律论文.doc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探讨
内容摘要:尽管法律逻辑学没有探讨法律的逻辑(此 处的逻辑意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 告诉我们批判性地分析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思 维规律、规则和方法,主要是推理和论证的规则与方法)。 后一种逻辑理性地看待前一种逻辑的现有观点,思考其 未来走向。以培养和提高法律思维能力为目的,法律逻 辑学教学需要注意:从强调逻辑自律意识着手,引导学 生重视逻辑思维;用法律逻辑学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提 高法律思维能力;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 生产生学习期望;提问式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适当 课堂辩论,引用典故事例,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听 课的兴趣;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 知识,找寻法律的生命。
关键词:法律思维 法学教育 法律逻辑学 教 学方法
法律逻辑学没有探讨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 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告诉我们批判 性地分析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思维规律、规则 和方法,主要是推理和论证的规则与方法)。后一种逻 辑理性地看待前一种逻辑的现有观点,思考其未来走向。 在法律教育和学习中,法律逻辑不但是基础,是工具, 而且更是目的。这正如台湾著名的民法学家王泽鉴先生 所言:“学习法律,简单言之,就在培养论证及推理的 能力”。
当前,法学教育困惑于怎样提髙学生的法律思维能 力,法律逻辑学教学困惑于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律 思维训练。对此,本文结合讲授法律逻辑学的体会,总 结一些法律逻辑学的教学方法,就教于同仁。
一、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导学生重视逻辑思维
人从2岁左右就开始逻辑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 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逻辑自律意识淡薄却是大 家的通病。有一些人,我们不能说他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但在写论文、教材、专著中,在讲话、演讲、辩论中, 在处理一些重要问题时,却犯了一些不该犯的简单错误。 例如:《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的两篇文章。
《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社会危害性理论之辩正》 第167页:“根据通说,犯罪的本质在于它是具有社会 危害性的行为,简单地说,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显 然,它是一个全称判断,即所有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 罪。于是,反对者很快反驳”这里,作者明显在偷换论 题,从“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推不出“所有危害社 会的行为都是犯罪”,只能推出“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是犯罪”(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简单换位,只能限制换位)。
《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第109页:“客观真实论者一方面声称’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惟一标准’,另一方面又将刑事诉讼定义为认识活 动与实践活动的同一,这样一来,在诉讼中,所谓的’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命题可以替换为’认识 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而所谓真理无非是符合客观 实际的一种认识,因此,上述命题可以进一步替换为’认 识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作者在这里混淆了概念, 将辨证思维中的“同一”理解为普通思维中的“同一”, 依此作推理,结论肯定不正确。“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 的同一”指的是辨证思维中的“同一”,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同一,而不是普通思维中你就是 我,我就是你的同一。
当然,讲到这里,老师还要告诉学生:出现逻辑错 误只是作者和编辑缺乏逻辑自律意识的结果,核心期刊 还是核心期刊,法学专家还是专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 定全部(作者的文章还是有创新之处,这个例子还可以 用来讲解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关系等),需要注意的 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专家尚且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 更应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自律意识,把自发的逻辑 思维转变为自觉的逻辑思维。这是学习法律逻辑学的第 一个目的。
二、用法律逻辑学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提高法律思 维能力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 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相互依存,但又具有相对独 立性。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 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 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 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形式离不开内容,内 容也离不开形式。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 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 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 举两个例子:
在法律逻辑课堂上,我让学生把“合法行为”、“违 法行为”、“行为”、“犯罪行为”四个概念之间的关 系用欧拉图表示出来,大部分学生把行为划分为合法行 为和违法行为,在违法行为中划分出犯罪行为。他们认 为,一种行为,要么合法,要么违法,为什么?他们说 “不违法的就是合法”,“法不禁止即自由”嘛!且不 说这样给合法下定义不合逻辑规则,也先不提合法的定 义

带参考文献法律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21-08-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