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住”学生的耳朵.doc“拽住”学生的耳朵
摘 要: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常有心不在焉者,或是在一边喊:“老师,我来,老师,我来”;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会影响他人,也会使自己因为不注意倾听而错过重要的内容,可见,“拽住”学生的耳朵――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是何其重要。
关键词:倾听;拽住;以身作则;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我们现在的课堂往往学生常有心不在焉者,或发呆,或做小动作,或回答问题只顾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听是否已有相同见解和答案被提出,如此课堂,学生听讲浮躁,表面的热闹掩盖了课堂实质的空洞,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会影响他人,也会使自己因为不注意倾听而错过重要的内容。可见,“拽住”学生的耳朵――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是何其重要。作为教师如何去“拽住”学生的耳朵呢?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有效的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此外,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每个班都存在“一语惊人”的学生,一定要发挥这些孩子发言的作用,因为他们的语言往往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现在这个班上有个小孩征永奇,他小时候在大城市长大,见多识广,加之父母比较重视他的早期教育,因此这个小孩知识面很广,他在课堂上总能侃侃而谈,学生逐渐变得爱听讲了,这跟他的发言有很大的关系。
二、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本学年我教的是二年级语文,为了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我先从故事入手,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我每天抽空讲两三个童话故事,这样,他们倾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兴趣源于一定的动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创设一定的情境,创设各种机会促使学生关注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完《学棋》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讨论:同样是名师秋的学生,为什么后来所取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一个成了棋艺高超的专家,而另一个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学生在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进行讨论,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
兴趣的培养还来源于教师的及时评价,言语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另外,适当的物质奖励也能激发学生倾听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听别人发言时,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要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不一致再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目
“拽住”学生的耳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