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曹操人物形象之“治国之贤臣”.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曹操人物形象之“治国之贤臣”.doc曹操人物形象之“治国之贤臣”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当时鉴人名士许劭评价说:“曹操是治国之贤臣,乱世之奸雄。”这里仅就曹操“治国之贤臣”方面,作一下探讨。
在混乱的东汉末年,曹操对统一我国北方,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一、军事家
作为军事家,曹操有谋有略。他有丰富的战争经验,在许多战争中都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多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很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曹操所败,说明曹军的战斗能力是很强的。曹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是因为曹操作战时能身先士卒,领兵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所致。
第十七回,曹操行军途中,见一路麦已熟,曹操传令不得让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于是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了麦子,可是曹操自己所骑的马却因受惊而踏了麦田,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于是,曹操便要拔剑自刎,经众人力劝方才罢休,割下一绺头发“割发代首”作为处罚,于是三军悚然,没有人不遵守军令的。
见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领众将,率兵入城。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遂当领兵直入。曹操能如此身先士卒,曹军士气怎么能不高?

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的战略战术、人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所以他在军事决策上时时会料事如神,他拥有军事家特有的本能。
如十二回曹操用计大破吕布于定陶。曹操率兵至定陶,连日不战,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闻讯引军赶来。将近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谓诸将曰:“布疑林中有伏兵耳,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疑之。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明日吕布必来烧林,堤中军断其后,布可擒矣。”第二天,吕布不出曹操所料,果然中计战败,落荒而逃。此战,可见曹操对敌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作战地形的观察已面面俱到,所以能料事如神,行军布阵井井有条。
曹操无论在谋略还是战术方面,都能运用自如。在战略方面,曹操能集中部属智慧。例如当他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陶谦病死,曹操采用谋士之计,平定了兖州,继而征服了徐州,然后囊收了冀州。
二、政治家
这里所说的“政治家”,是指曹操卓越的政治才能。曹操具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非常重视人才,极力搜罗,加以重用,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在尔虞我诈的争战中,为获得最后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他为换取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
第十六回曹操明明已经意识到刘备是自己日后的劲敌、死对头,是自己日后争天下的极大阻碍,但他总想把刘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中,他身边的谋士们多次建议要寻找机会杀掉刘备,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想争取百姓的民心、士子的忠心固然是曹操做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而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便不肯下辣手,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说第十八回里写道:宛城之战中,曹操爱子曹昂被乱箭射死,侄儿曹安民被砍为肉泥,心腹爱将典韦被杀死,甚至

曹操人物形象之“治国之贤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pchsxo28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