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提高主观题得分技巧方法政治主观试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和考试中学生最怕,失分最多的依然是主观题。因此从教学与备考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答题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得分率就成为摆在我们广大师生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下面我要讲的就是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做法。一、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 1、审题不清, 答错答题的范围, 即答非所问。例如, 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甚至哲学常识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 答案前后不对应。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 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 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 而是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例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通货膨胀时不是说国家发行的纸币量多了,而是说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 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 甚至表述错误。例如, 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 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 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5、思维混乱, 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二、主观题失分的原因 1 、直接原因。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 2 、根本原因。知识结构的欠缺。三、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审设问 1 、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 2 、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 、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第二步:审材料 1 、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 、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 做到有的放矢, 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三步:调用知识 1 、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 、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 归纳调用( 关键词比较具体, 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 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 有效调用( 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 有的放矢地调用, 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 、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 、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第五步:写答案(我把它称之为书写答案的“四个现代化”) 1 、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 、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 、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 、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特别提示:突出关键词,突出得分点) 总之,要想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答案必须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洁、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内在美”就是政治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思路清晰、符合逻辑,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根据以上理论下面是我对 09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 38 题的解析 38. ( 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008 年冬到 2009 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 8 个省市遭遇 50 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 7 亿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材料二 2009 年3月, 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 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材料三以往, 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 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
高考政治提高主观题得分技巧方法.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