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4].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领域的内容。教材编入了两幅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以超常规的方式进行创作,把生活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组织在画面上,用熟知的物象进行富有新意的表达。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并学习奇思妙想的方法,感悟作品奇在哪里,妙在哪里。比如《比利牛斯山之城》,马格利特将巨大的岩石拔地而起,悬浮于大海上的天空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莫斯科的英国人》,画面中的形象简约、概括,看似毫无关联的物体,按照画家的自由意志并存于画面中。通过欣赏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大胆创新。
但是教材中提供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补充大量的、优质的、贴合学生兴趣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表现方法,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发散学生思维,使教学更有实效性。
本课重点是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精神。《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美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与美术学科培养学生五大核心素养之创意实践相吻合。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线条的组织和美感表达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怎样激发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才是本课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型经验与能力,思维活跃,乐于创新,有较强的求知欲,渴望新奇的世界。学生对于线条的组织方式和美感表达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以主题的形式组织画面构图方面比较薄弱,画面易于简单罗列,缺乏衔接与组织。由此,本课设计了选定一个主题,小组合作创作的形式,并通过大量的欣赏、分析作品加以解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绘画中图形组合的表现方法,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创意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欣赏情境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总结图形组合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富有新意地完成奇思妙想的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开阔视野,了解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感受奇思妙想的非凡创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绘画中图形组合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发散学生思维,运用多种元素构成有新意的画面。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在上班路上经常遇到堵车的情况,每当这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的车有一双翅膀,可以飞跃拥堵的路段该多好。同学们,你回忆一下,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会有一些奇特的想法吗?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每个人都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这种想象是超越常规的,通过师生聊天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设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课堂情境,把学生带进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创意小练习
想创造奇思妙想的世界,首先需要大胆想象。我们先来一个创意小练习。一张桌子,一个苹果。请你用简笔画的表现方法,打破常规思维,对这两个物品进行创意组合。限时1分钟。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总结:打破常规思维的想象,会让画面更奇特。
(设计意图:先从简单的两个物体的组合,激发学生想象力,打破固有思维。)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