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贤教学论文.doc关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李振贤
论文摘要:写作教学目前仍然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 英语写作的兴趣与能力,应有意识地把英语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词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把强化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写作教学的支撑点,并采用科学、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写作;英语思维;文化意识
一、 引言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当前英语 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目前写作仍然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英 语写作教学理念上不够明确,在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未能 真正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英语思维以及跨文化意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因此,如何有效地 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加强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值得 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写作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形成了对待英语写作“学生发怵, 教师犯难”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一) 写作教学脱离其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英语教学是系统工程,阅读教学、词汇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具有互动互补与彼此关联 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把写作教学置于这个整体性框架 之中,存在着为写作而写作的现象。
(二) 学生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新课程指导下的写作 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进程中,与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比较,写作 教学的改革相对滞后。很多教师未能真正重视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进行多方位、多角度 的训练,未能有效采取各种方法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三) 跨文化意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增进学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从词汇与句法上还是从篇章结构上,一种语言都会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因此“跨文化”应是英语教学的显著 特点,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
(四) 写作教学缺乏有效的批改方法
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教师尚未积极探讨以适当的方式在语言运用中凸显思维能力的培 养,较少采取适当的写作教学策略,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批改方法。学生交上作文后,教师 评改的重点往往在词汇、语法与拼写等句子水平上的正误,而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甚至对作文不进行讲评,多采用让学生课下抄写背诵范文等形 式。这种批改方法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不是在主动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 错误,不是积极的参与者,而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出现了教师反复改,学生反复错的局 面,导致学生对写作望而生畏,消极应付,写作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二、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对策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的兴趣与能力,应当继续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从实 际出发反思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有意识地把英语写作教学、阅读教学以及词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李振贤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