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2
Main contents
第一节 注射给药
第二节 皮肤给药
第三节黏膜给药的药物吸收
1. 口腔粘膜给药
2. 鼻粘膜给药
3. 肺部给药
4. 直肠与阴道给药
第四节 眼部给药
第1页/共114页
3
第一节 注射给药
注射剂除有时注入关节腔内或神经丛产生局部作用外,通常多用于发挥全身作用,是重要的临床应用剂型。
一般注射给药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
可避开胃肠道的影响。一些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降解的药物,常以注射方式给药
一些不能口服的患者,如昏迷或者不能吞咽的患者,也常采用注射给药。
第2页/共114页
4
一、注射给药的途径与药物吸收
药物以注射的形式几乎可以对任意器官给药,但最常见的注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等

静脉注射其生物利用度可看作为100%,实际上在注射结束的同时,血药浓度已达最高,但是存在“肺首过效应”
第3页/共114页
5
是将药物注射到骨骼肌中。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注射部位的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药物的起效比静脉注射稍慢。

第4页/共114页
6

(1)皮下注射 将药物注射到疏松的皮下组织中。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肉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
(2)皮内注射 将药物注入真皮下。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内,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肺首过效应。可使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器官。较少使用。
第5页/共114页
7
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椎管内,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由此可知,药物以静脉注射于血管中吸收最快,从肌肉注射部位的吸收次之,而以血管少的皮下注射部位的吸收最慢。
第6页/共114页
8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血管外注射的药物吸收受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及机体的生理因素影响。
第7页/共114页
9

(1)注射部位的血流状态是主要影响因素。
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
如血流量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
吸收速度也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
淋巴流速则影响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油性注射液的吸收。
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第8页/共114页
10
(2).注射给药的首过效应
在注射部位或其附近,能受非特异性水解酶等影响而分解的药物,即产生首过效应的药物,即使不通过肝脏,其吸收速度以及吸收以后组织内的药物分布,亦可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海他西林(Hetacillin)肌注后30min内,只存有少量原形药物,大部分变成了氨苄青霉素,其血药浓度高峰比直接注射氨苄青霉素延迟1~2h出现。
第9页/共114页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05 MB
  • 时间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