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报告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调研报告
人居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莺歌燕舞,人人心向往之。
这些年来, 我们党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不小。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县294个行政村,有60%村没有集中供水,80%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设施,90%无消防设施,垃圾随处堆放。表明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不容乐观,值得高度重视!
1、住房外观不美,设施不配套。农村住宅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往往是由农民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某些住宅外观虽美,但实用性差。如没有绿地、没有自由活动空间、没有自来水和卫生间等。
2、圈舍条件极差。农村家禽畜舍十分简陋,而且非常脏,有的将厕所也设在里面。目前全县农户使用沼气池非常少,对排泄物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
3、生活垃圾随处放。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沟、渠、塘成为堆放场所;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塘污染水源,威胁农民身体健康。随着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大规模发展,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更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了更大的威胁。
4、农村道路路况差。虽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修建了便民路,但路面硬化的极少,大都是土路,再加之烂后,没有及时维修,路面变得越来越烂,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而且影响了环境.
5、饮用水质量较差。农村大多数采取一家一户解决吃、用水,条件好的自掘井水、有的直接用河水、雨水等,水的质量不高,特别是农村环保意识极差,河水废弃物增多,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6、院坝环境差。由于农村没有具体的垃圾处理场所,在院坝的角落随意堆放清扫的垃圾和秸杆等物,成为鼠类和家禽栖身场所,污染农村的生活环境。
7、其它。如果说落后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垃圾处理场,那么农村则是城市垃圾的集散地。乡村无害化处理率基本为零,城市淘汰的电子产品、废旧电池、家电、家具等消化到农村,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农业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不仅污染土壤、水源,同时也对鱼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极大威胁。
农村人居环境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我县农村人口多,居住比较分散,加之缺乏科学的规划,生产生活废水、废物大大增加,最终超出农村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力。问题产生了,本应该从快治理,但农民手中没有钱,农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而社会资金因无丰厚的回报也不参与,加之政府投入少,一些农村基础设施也因陋就简,致使修路、供水、垃圾处理等方面显得比较落后。
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个字的要求,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院落、塑造新风貌、培育新农民、健全新组织”为重点,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优势,改善好农村人居环境。
(一)在观念上转变,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新农村建设精神上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片面认识,树立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全局的思想;克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大拆大建的错误思想,树立因地制宜,从实际
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