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语文教材中之乡土情结.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初中语文教材中之乡土情结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工作计划】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乡土情结
  每个人的家乡虽然不一样,但对家乡的热爱却几乎是一致的:每个人都会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总是对家乡的名胜古迹、轶闻趣事、名土特产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乡土信息,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将原来枯燥的历史、地理、语文知识等在生活中重现,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才欲,这也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开放式语文教学的重要途经之一。
  比如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的新都情结:
  一、乡土人物
  《盘古开天辟地》作者袁珂,原名袁圣时,1916年出生于新都新繁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文联顾问,中国著名的神话研究专家。幼年时在新繁模范小学读书,抗日战争时期就读于四川大学和成都华西大学。从1946年起研究中国神话到现在,他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综合排比,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风格的文学作品,主要著述有《中国神话》、《中国神话选》、《古神话选释》、《神话故事新编》、《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等等。
  二、与乡土有关的作者
  1、《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在四川九年,写了咏新都的诗七首,其《暑行憩新都驿》描写了诗人眼中新都的动人景象和愉悦心情:
  细细黄花落古槐,江皋不雨转轻雷。
  长空鸟破苍烟去,落日人从绿野来。
  散策急行寻水石,脱巾高卧避氛埃。
  羁游未羡瑞君乐,看月房湖又一回。
  2、《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1959年中秋之夜为新都桂湖书题榜文和联语。楹联:“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换了人间”用分嵌法在联中嵌入“桂湖”二字,全联写景抒情,既道出了桂湖之桂花这个特色,又包含了沧桑变化以歌颂今日之新貌的意思。
  3、《从三到万》作者邓拓,1958年来到新都写的《川游绝句桂湖》:
  桂湖风物殆难忘,独惜升庵真迹荒。
  愿得未来闲岁月,为公评注好。
  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表达了他对名胜古迹的珍惜,立志为弘扬传统文化努力的理想。可惜诗人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四人帮”迫害致死,没有机会亲眼观赏桂湖新貌,但诗人的理想已成为现实,现在的杨升庵研究已硕果累累。
  4、《我的母亲》作者朱德总令1957年3月偕夫人康克清来到新都,欣然题写馆额“杨升庵纪念馆”,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三、与乡土有关的轶闻趣事
  1、桂湖王稚子阙《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说清代著名学者山东人王懿荣从抓回来的中药“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处处留心的他在新都也留有他的足迹:他曾到桂湖镇督桥河村王稚子阙考察,并留诗一首《题王稚子石阙》:
  汉碑今存几,只字重兼金。
  落日始康道,垂鞭驻马寻。
  循良留往迹,风雨证禅心。
  触我停之感,披图付短口金
  充分肯定了东汉王稚子石阙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陆游也有诗句:“北连武侯祠,南并稚子墓”将稚子阙与武侯祠相提并论。
  2、木兰会北朝民歌《木兰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劳动生活的向往。名闻遐迩的新都木兰会是否

初中语文教材中之乡土情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lfsnxh
  • 文件大小79 KB
  • 时间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