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iptables -F // 清空防火墙规则 iptables -P INPUT DROP // 设置输入默认规则为拒绝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iptables -P OUTPUT DROP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 -d --dport 80 -j ACCEPT //append 一条 INPUT 规则, 允许 访问目标 的 80 端口 iptables -L // 列出所有规则 iptables -D INPUT 1 // 删除 INPUT 的第 1 条规则 iptables -R INPUT 2 ......( 此处见上面的) // 修改 INPUT 的第 2 条规则为后面的内容 iptables -A OUPUT -p tcp --sport 80 -j ACCEPT //append 一条 INPUT 规则, 允许本机源 80 端口 output service iptables save // 保存#### 第二章■ Linux 安装至少要两个分区: Linux native( 文件) 分区和 Linux Swap( 交换) 分区。主分区用作存放 LINUX 的文件,交换分区为运行 LINUX 时提供虚拟内存。■ Linux 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如“ hda1 ”, 其具体含义是:分区名的前头两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例如 hd指 IDE 硬盘, sd( 指 SCSI 硬盘) ;第三个字母分区在哪个设备,按 a,b,c,d 的顺序排列,如 hda 是 IDE 1 口的主硬盘,则 IDE 2 口的主硬盘就应该是 hdc 了; 最后的数字在该设备上的分区顺序, 前四个分区(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用数字 1到4 表示, 逻辑分区从 5 开始,例如: hda3 表示第一个 IDE 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Linux 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 如“ hda1 ”, 其具体含义是: 分区名的前头两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 例如 hd指 IDE 硬盘, sd( 指 SCSI 硬盘); 第三个字母分区在哪个设备,按 a,b,c,d 的顺序排列,如 hda 是 IDE 1 口的主硬盘, 则 IDE 2 口的主硬盘就应该是 hdc 了; 最后的数字在该设备上的分区顺序, 前四个分区(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用数字 1到4 表示, 逻辑分区从 5 开始, 例如: hda3 表示第一个 IDE 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LILO ,就是 Linux Loader ,即 Linux 引导器,它负责启动 Linu x 操作系统。如果你想默认的选择是 Windows 的话, 那你可以在启动 Linux 后,用 vi 修改/etc 目录下的 文件,加上 default=windows ,然后再执行/sbin/lilo 重新生成 LILO ■关闭机器在 Linux 系统中,普通用户是无权关闭系统的!只有 root 用户才能够关闭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1) 按下 CTRL+ALT+DEL 组合键,这样系统将重新启动! 2) 执行 reboot 命令,这样系统也将重新启动! 3) 执行 shutdown -h now 命令,这样系统将关闭计算机! 4) 执行 halt 命令,可以关闭计算机。注意千万不要随意采用硬关机、重启动键等方式关闭系统, 那样会导致 Linux 文件系统遭受破坏! ■虚拟控制台 Linux 是真正的多用户操作系统, 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的远程和本地登录, 也允许同一个用户多次登录。 Linux 为本地用户( 也就是做在计算机面前的用户) 提供了虚拟控制台访问方式, 允许用户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控制台进行多次登录。虚拟控制台的选择可以通过按 ALT 键加上 F1-F6 六个功能键来实现。例如,用户登录后,按一下 ALT+F2 组合键,用户又可以看到“ login: ”提示符,这其实就是第二个虚拟控制台,而这时再按下 ALT+F1 组合键,用户则又可以回到第一个虚拟控制台。#### 第三章■在 Linux 下只有一个根目录, 而不象 Windows 那样一个分区一个根目录。如果有多个分区的话, 就需要将其它分区 mount 到根目录上来用。■一些
linux学习资料(自己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