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称论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浅谈“交往教学论”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交往教学论”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
摘要:目前,学校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探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本文首先重温了交往教学论的基本思想,然后分析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交往教学论所蕴涵的现实意义,以期对当前的地理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交往;解放;合作
交往教学论是20世纪70年代联帮德国的沙勒与舍费尔首先提出的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该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解放”作为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要求学校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交往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机械刻板、师生缺乏互动的现象提出来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带来冲击。作为一种富有生机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交往教学论已受到我国教育理论界的重视和关注。创设基于师生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教学。在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交往教学论将对我国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启示。
启示一:交往的基础是平等
交往教学论的倡导者认为,“合理的交往是一种合作式的交往”;“参加交往的双方都应放弃权威地位,相互持平等的态度”。他们强调民主对交往的重要性,但这种民主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真正做到民主。“合理交往的结果将取得一致的认识,但并非一切合理的交往都必须达到一致的认识,尤其是不允许在交往终了时作出盲目的决定”。师生的交往就应当遵循这些原则。教师尤其要放弃权威的地位,民主、平等地进行教学,打破教师中心主义的传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而不是诱导他们向所谓的标准答案靠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已的见解,并为自已的观点找到恰当的理由。例如:在“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讲到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310亿桶,每年石油消耗量为165亿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用完这些石油?要求学生一分种做出回答。许多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并很快算出了答案32年。正当我总结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时一名学生马上提出了自已的异议:应该是永远用不完。我当时愣了一下,很多学生也很述茫。是啊,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经过一番议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已的意见。甲生说:因为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替代品做燃料了。乙生说: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的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简单的问题变得如此复杂。试想,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这个机会的话,学生的这些想法就不能得到交流,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想法,而且也会逐渐磨灭学生创造性。由此可以看出师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性。
启示二:交往的目的是解放
交往教学论将“解放”作为教学的目的。所谓“解放”,这里指的是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使学生通过教育达到成熟状态,最终能够摆脱教育,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的能力。只有当教学面向学生、强调学生

[职称论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浅谈“交往教学论”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784593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