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普盖尼·奥涅金》(普希金)
《叶普盖尼·奥涅金》(普希金)
拼音:Yèpǔgàiní àonièjīn (Yepugaini Aoniejin)
目录[ 隐藏 ]
1作者简介2内容介绍3奥涅金形象分析4小说的艺术特点5作品思想内涵
《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为诗体长篇小说,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普希金从1823年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到1830年最后完成。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在上流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该作品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此外有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着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编辑本段内容介绍 《叶甫盖尼·奥涅金》插图 贵族青年奥涅金,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来到乡间庄园。天真、纯洁的少女塔吉亚娜爱上了他,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对人牛抱着冷淡、怀疑主义态度的奥涅金,拒绝了塔吉亚娜真诚的爱情。 在一次毫无意义的冲突中,奥涅金出丁虚荣心,竟与好朋友连斯基决斗,杀害了这位热情的诗人。 连斯基的死,使奥涅金陷入内疚和痛苦之中,为了排除郁闷,他出外到处漫游,在此期间,塔吉亚娜屈从母亲的恳求和眼泪,嫁给了一位将军。 奥涅金经历了几年的波折后,回到莫斯科,在上流社会又遇到了塔吉亚娜,奥涅金一反过去的冷漠,燃起了对塔吉亚娜的热情,并写信求爱。而这一次是塔吉亚娜拒绝了他。她说,虽然她是爱他的,可是,由于道德上的自尊心,她不能属于他了。编辑本段奥涅金形象分析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是俄罗斯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塑造了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形象。作品用奥涅金的冷漠、怀疑 ,连斯基的理想主义热情,达吉雅娜的纯洁、孤寂,突出反映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知识分子追求光明、自由时的困惑、迷惘的心理。 作者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作品生活场景广阔,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体裁别具一格。它用诗体写成,兼有诗和小说的特点,客观的描写和主观的抒情有机交融。独特的“奥涅金诗节”(每节十四行,根据固定排列的韵脚连接)洗练流畅,富有节奏感。 普希金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
《叶普盖尼奥涅金》(普希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