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监督条例 监督条例特征.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监督条例_监督条例特征
关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特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下文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特点,欢迎阅读!
监督条例特征
2月17日和18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别公布。这两部党内法规的颁布实施,是我们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并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十六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决策,将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胡锦涛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表示,带头自觉接受全党监督,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下,经过中纪委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起草撰写和广泛征求意见,几经修改,数易其稿,《条例》最终诞生。
《条例》的显著特点是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列为监督的重点对象。多年来反腐败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既是监督的重点,也是监督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条例》突出强调了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还明确了七个方面的监督内容。
《条例》在制度设计上为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保证。实现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并使这些规范和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党内监督工作持续、深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例》在监督制度的设计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首次正式确立各级纪委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纪委作为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两个委员会之一,不能等同于同级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而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按照《条例》规定,纪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专司党内监督的权力。
二是首次规定了党代表的监督权利和责任,从而为全面深入推行党代会常任制找到了最佳切入点。《条例》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除履行党员的监督责任和享有党员的监督权利外,按照有关规定对其选举产生的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成员行使监督权,反映所在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这一规定,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将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的监督办法和经验,上升为党内法规制度。《条例》确立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这10项制度,是依据党章并总结党内监督的实践经验提炼、概括的制度,反映了党内监督的规律。
四是首次以党的法规形式,确认的地位和作用。《条例》中关于“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的规定,赋予以法规保障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它对于整合监督资,进一步发挥的作用,意义重大。
新修订的监督条例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突出的特点
新修订的《条例》共8章、47条、6600余字。内容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章是总则,构成

监督条例 监督条例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nderW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8-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