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教学设计
高要区第二中学 邓阿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四的有关要求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主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乐中练,练中学、学中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抗挫折及自然生存应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尝试,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习,在探索中发现以及掌握克服障碍的技能,增强自信心,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时期,也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身体发育迅速,力量素质却相对较差,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情绪及心理素质极不稳定。本课“障碍跑”是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此类运动技能充满好奇,有急于尝试的欲望。通过障碍跑的学习可以张扬学生个性,凸显学生的朝气蓬勃;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
三、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在跑进一定距离中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障碍物的自然快跑运动,途中一般要用绕、跨、跳、钻、滚等方法通过障碍物,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提高适应环境和野外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七年级主要是让学生能知道障碍跑的意义和做出以钻、跨、绕、滚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的动作。基于此,本主题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为,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钻、跳、绕、爬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
本次课教学重点:学会通过障碍方法,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跑、钻、跨、跳等各种动作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穿越障碍的技术,提高自然生存应变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能力、灵敏性等身体素质,提高越过障碍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
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讨论、练习、评价”为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以下的教学策略:
1、启发探究性:本次课的教学以教师的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尝试通过障碍和思考通过障碍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障碍跑的技术。
2、齐心协力: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的特点,设计了团队协作策略。
3、遵循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讨论。
4、利用场景设计和游戏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教学过程:
本次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开始部分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11分钟):首先,课堂教学常规,时间为2分钟。其次是热身游戏喊数抱团,
《障碍跑》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