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防护——手术室之锐器安全防护
手术室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科室,外科医生、手术室
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为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
手术室锐器安全防护的认知和管理水平,减少手术室发生
锐器伤的风险概率。
术语
指有锋利的刃口或尖端的器械。在手术室内,这些器
械包括但不限于缝针、手术刀片、注射器针头、穿刺针、
电钻、电锯、克氏针等。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
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
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
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
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是指手术过程中存放手术器械及各类无菌物品的器械
车。
用于术中放置无菌手术器械及各类无菌物品的升降台。
用于术中放置、传递锐器的区域,通过此区域实现术
中的无接触传递。
将锐器放置在安全区域进行传递,避免手术团队成员
同时接触同一个锐器的技术。
带有预防锐器伤设计的装备,如新型防刺伤缝合针、
带护套手术刀、安全注射器和针头等。
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接触化学、放射、物理性锐器
或其他危险物品引起的职业暴露风险所需穿戴的个人防护
用品。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术中佩戴双层手套,当外层手套穿孔时,液体会通过
穿孔部位渗透到双层手套之间,易于观察到穿孔部位的方
法。
锐器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
手术室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科室,麻醉医生、外科医
生、手术室护士面临的潜在风险与其提供的医疗服务有关
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工作经验不足、对手术步骤不
熟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焦虑等心理应激状
态以及不同的性格特点均是导致手术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
的主要因素。
:
长期不规范的工作习惯、违规操作行为,会导致锐器
伤的发生。如将使用的锐器(剪刀、刀片等)随意放置,
用手直接传递手术缝针、手术刀、戳卡等尖锐物品,徒手
装卸手术刀片,直接用手弯曲缝针等不规范的护理操作均
会造成锐器伤。
:
安全器具使用率低,防护用具不能就近获取;锐器处
置容器的容积与口径比例不匹配;锐器处置容器配备数量
不足、规格不适宜、放置位置不合理等;锐器处置容器内
医疗废物未及时处理,导致存放过满等因素。
:
由于超负荷工作量而产生的疲惫感;心态不稳定和注
意力松懈而导致的思维和判断失误频率的增加等因素导致
锐器伤的发生。
:
职业防护培训不到位、培训时间没有保证、培训形式
单一、培训后考核不到位,培训后依从性低等因素。
:
预防锐
医院防护——手术室之锐器安全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