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论文,社会学论文论文,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论文,社会学论文论文,论文.doc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论文,社会学论文论文,论文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
摘 要:本文从“网络社会”概念辨析入手,提出“网络社会化程度”和 “数字假相”等概念,分析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差异的原因,并指出混 淆二者关系和不能正确转换二者关系可能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良后果。网络 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决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如何调适、转换和兼容 的问题,而关键在于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关键词:虚拟社会伦理;现实社会伦理;网络伦理;数字假相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它的产生 与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不可分割。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 提和直接基础。新型的网络道德也概莫能外,“网络社会”就是它的现实前提。 对此,人们深信不疑。但是,关于什么是“网络社会”,他们就变得有些踌躇。 如果这一问题不辩明,无疑有碍人们建构网络伦理的有效性。
这种情形与人们使用“网络社会”概念的含混性有关。环顾当今的研究不 难发现,目前人们使用“网络社会”至少是在两个意义上使用的。或者说,“网 络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在网络时代这个意义上来使用的,与农业社 会、工业社会相对应,实际上是指网络时代的整个社会;后者是指称拟社会化的 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一种“亚社会”,即所谓的“虚拟社会”。按照一般 的逻辑,建立在网络社会基础之上的“网络伦理”也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 者的现实基础是广义的网络社会,后者的现实基础是狭义的网络社会。关于前者, 还有其他的一些表述,如网络时代的伦理、信息时代的伦理等;后者则有 "Internet Ethics"、uNetwork Ethics"Cyberethics"、"Nethics"和"虚 拟社会伦理”。对于后者,为了避免概念的含混,我们建议使用“赛博伦理” 一 词,就像我们接受“赛博空间”和“赛博文化”等词一样。使用该词,人们可以 望文生义。事实上,“赛博伦理”正是指拟社会化的“赛博空间”中的伦理。无 论从道德的现实基础来说,还是从用词习惯来说,应该不会遭到太多人的反对。
基于目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水平和普及的程度,当我们将广义的和狭义的 置于同一时间平台时,可以说广义的网络伦理与狭义的网络伦理的关系在一定程
度上表征了现实社会伦理与虚拟社会伦理的关系。广义网络伦理是指有了计算机 网络的现实社会伦理,狭义网络伦理是指“只有”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社会伦理。 本文所指的现实社会伦理并不限于此,它还包括没有计算机网络的现实社会伦理, 或者说是所谓的“传统社会”伦理。显然,这是站在不同时间序列上的说法。对 许多网络伦理研究者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常常是一个困扰他们的问题。这种疑 虑常常使我们不知道网络伦理研究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常常担心超越了自己的 “势力范围”或失去本该占领的“腹地”。事实上,这涉及到网络伦理学的研究 对象、问题域和发展方向等基础性问题。我们对此问题的分析是从二者的差异开 始。
当我们研究和建构网络伦理时,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事实:虚拟社会伦理 与现实社会伦理的差异。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我们建构网络伦理的逻辑前提 和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凭藉。没有这种差异,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网络伦理,更 无从谈起网络伦理的建构。但是,如果任意夸大这种差异,那么,建构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论文,社会学论文论文,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21-08-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