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基础
发展及新技术
北京星空年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范晓晴
精选版课件ppt
第一部分:卫星通信概述
第二部分: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第三部分:卫星通信基础理论
第四部分:多址联接方式
第五部分: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
精选版课件ppt
第一部分
卫星通信概述
精选版课件ppt
定义:
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做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
1、 卫星通信的概念
精选版课件ppt
精选版课件ppt
通信卫星的类型
按轨道分类:GEO(同步),MEO(中轨道),LEO(低轨道)
按波束分类:半球波束,点波束
按业务分类:综合业务,军用,海事
(航空,陆地移动),电
视直播,音频广播,多媒体
按频段分类: VHF,UHF,L,
S,C,X,Ku
K,Ka,Q,V
精选版课件ppt
卫星通信的优点
除了地球南、北极地区,三颗卫星即可覆盖地球
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组网灵活,建设周期短(经济活跃时,优势明显)
非对称信道
网状指挥、控制(司令部与单兵)
面向用户(更好地交互)
精选版课件ppt
卫星通信的缺点
同步轨道卫星:
通信时延大
通信端站体积大
设备价格高
操作复杂
中、低轨道卫星:
系统复杂,使用费用高
政策、通信安全方面
易受恶意干扰和攻击
精选版课件ppt
卫星通信的发展概况
1945年,<无线电世界>杂志发表<地球外的中继站>,最先对静止卫星通信提出科学设想.
20年后变为现实
精选版课件ppt
发展过程(一)
实验阶段
无源卫星通信实验(1954-1964):
利用月球、无源气球卫星等作为中继站。信号质量差,实用价值不大。
有源卫星通信实验
低轨道卫星:美国60年 “信使”通信卫星
中、高轨道:62年,“电星”、“中继”卫星
同步轨道:63、64年,先后发射三颗“辛康姆”卫星,最后一颗进入同步轨道,转播东京奥运会。
精选版课件ppt
卫星通信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