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D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 )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 )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三、判断题
( ) 1、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
( ) 2、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
( ) 3、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 ) 4、荀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孟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四、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2、明人伦:
3、虚壹而静:
4、三纲领八条目:
5、豫时孙摩:
6、教学相长:
四、简答题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五、论述题
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_____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_____,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2、“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 _____的正式设立。
4、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_____ 。
5、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_____ 的形式。
6、汉灵帝时设立的_____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7、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_____”。
8、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 》,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_____。
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 》,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 )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 )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 )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 )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三、判断题
( )1、秦朝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 )2、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 )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
四、名词解释题
1、三大文教政策:
2、三纲五常:
3、次相授受:
4、文翁兴学:
5、“设科射策”:
五、简答题
1、 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2、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六、论述题
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NO)
一、填空题
1、魏文帝时制定“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立 ,以后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