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间歇黑屏
多媒体课堂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已经转到黑板讲解了,展示多媒体资源的屏幕还是亮的,有的甚至还播起了屏幕保护动画。这种情况下,黑板讲解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它性,如何才能消除或减弱这种排它性,使黑板这一备受教师青睐且在教学中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工具得到更好的应用呢?笔者建议大家在电化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教学间歇黑屏”。
一、“多媒体教学间歇黑屏”的含义
“多媒体教学间歇黑屏”简称“黑屏”,是一种电化教学技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关闭屏幕或使其变为全黑的方式转换学生视觉注意力,从而达到转换教学视觉目标的目的。当教学内容从屏幕转换到黑板时,教师暂时将屏幕关闭或变为“全黑”,从而使学生的视觉注意力顺利地从屏幕转到黑板,需再次让学生观看屏幕时,则只需解除黑屏(屏幕再次变亮)即可,“电脑+大屏幕液晶平板电视+黑板”是使用黑屏的典型环境。目前在林芝地区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课堂电化教学是在这种环境下实施的,而且该地区“班班通电化教学”的发展目标也是以这一模式为主体。按实现方式不同,黑屏可分为:机械黑屏和模拟黑屏。机械黑屏是指通过关闭电源开关使屏幕断电“变黑”,模拟黑屏主要是指通过软件技术实现黑屏,如在课件制作时插入一幅全黑画面,或者通过特定功能键或鼠标实现黑屏,如播放PPT过程中,敲击“B”键或通过鼠标右键实现黑屏。
机械黑屏的操作方式很简单,但频繁开关电源对设备使用寿命有一定损害,同时解除黑屏也受到设备冷启动速度和屏幕响应时间(液晶显示设备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再由亮转暗需要的时间)影响较大。对于启动速度慢,响应时间长的设备,由于关闭或打开电源后,屏幕“由亮到暗”或“由暗到亮”用时相对较长,将导致教学过程中“非必要时间”增加,因此这类设备不宜使用机械黑屏。模拟黑屏则不受启动速度影响,受屏幕响应时间的影响也极小,它只是通过软件手段使屏幕变成黑色,如在屏幕上显示一幅全黑画面,屏幕并未关闭。以我们电化教学中经常使用的PPT课件为例,当需要启动或解除黑屏时,只要敲击一下特定功能键或点击鼠标,就能使屏幕瞬间全黑或变亮,只相当于换一帧画面,不必花费时间等屏幕完全关闭或启动。这种方式应用面更广,适合所有设备,因此实际教学中我们更推荐模拟黑屏。
二、黑屏的应用原理与应用效果
实验表明:鲜艳的色彩比暗淡的色彩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这是人类视觉生理结构决定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在少年儿童身上表现更加明显。在本文开头的举例中,即使在老师的“严厉”约束下,学生能勉强盯住黑板,也很难真正专注和持久。与成人相比,毕竟一群神经系统还处在发育期间孩子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黑屏是通过把屏幕由华丽的颜色瞬间变成对人类视觉吸引力最弱的黑色,降低屏幕的吸引力,从而达到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屏幕“解脱”并转移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面积高饱和度的黑色会在视觉上使人产生压抑感,人类的潜意识中有一种“避害”动物性本能。当电焊发出的电火花强光进入眼睛时,人会立刻闭眼并扭头,躲开这道让眼睛极不舒服的光。对于大面积黑色也一样,当学生发现刚才那个漂亮的屏幕突然变成“一片浓黑”,看着不舒服,出于本能,他们会立刻
多媒体教学间歇黑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