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价值社会实践论文
一、通过社会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注重"知"的层面,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要注重"行"的层面。知行合一,使大学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辐射范围广,形式不受年级与专业的限制,相比于课堂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同时,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程度深,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面对并解决书本以外的问题,直接接受社会的教育。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思想碰撞,促使学生融入社会、获得全面发展。社会实践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利益诉求,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创造诸多工作实习机会,为大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上述特质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成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案建构
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各方力量也应参与其中。政府应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体系;积极推动《意见》中所列举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得以具体实施,使之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形成互动;倡导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领域结合,形成统一连贯的社会实践育人系统。社会各机构尤其是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参与到完善社会实践的工作中,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支持。
对在校学生而言,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对高校而言,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高校应形成一体化的实践育人系统:一是高度重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弥补以往社会实践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不足的缺陷。在主题设计、立项规划、开展实施、总结评价等环节,牢固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放眼全球,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发实践课程,创新实践形式,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结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二是完善整个社会实践的课程体系。在第一课堂中着力建设一门专门讲授社会实践相关内容、指导进行社会实践的课程,为社会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与专业指导;在第二课堂,即社会实践的具体实施中深化思想引领,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两个课堂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二者的界限,从而达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价值观、培育价值观、践行价值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效果。三是建设完整的社会实践教育平台。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积极与社会单位进行工作对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将社会实践同促进大学生学业深造、择业就业等方面结合;调动地方引才育才的积极性,拓宽校地、校企合作平台,为社会实践引入社会资源,打造共建、共育一体化格局。
一是强化主题设计。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
大学生核心价值社会实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