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卖饼丈夫和他的大学副教授妻子
在湘潭大学,有一对被人们传为佳话的夫妇:妻子李时华是该校的经济学副教授,而丈夫刘卫东却是一个专卖红豆饼的小摊主。早先,丈夫用9年的坚持,帮助妻子完成了从一名中专生到博士的人生飞跃;如今,他用男人的坚强与担当,呵护着患病妻子的生命,使妻子罹患绝症后,仍能坚忍地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近,记者来到湘潭大学,走近刘卫东、李时华夫妇,也走进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儿子8岁时,丈夫支持妻子入学深造
刘卫东和李时华的老家都在湖南益阳市安化县。曾经,刘卫东也拥有一份在安化县供销社里的体面工作。1989年,22岁的刘卫东在亲戚的介绍下,认识了19岁的李时华。那时,李时华刚从益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当地中学教书,“是一位很多人喜欢的既有才华又美丽的老师”。
刘卫东用自己的诚实本分、体贴入微,给了李时华一份踏实的感情。一年后,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当时,夫妻俩都有稳定的工作,儿子又顺利出生,尽管生活不算富裕,但两人却分外珍惜这细水长流的幸福。
不过,在李时华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一份抹不去的遗憾。
在李时华29岁那年,她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丈夫,说自己其实一直想继续读书,因为在读师范时,她错失了中专升大学深造的机会。对妻子的这份上进心,刘卫东既高兴又支持。为了圆妻子的求学梦,刘卫东承诺:“你想读书现在还可以读,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如果我去读书,儿子才8岁,家里怎么办?”虽然丈夫表示支持,但现实却并不乐观――刘卫东已经在一年前下岗,如果李时华现在去读书,那家里的担子就都会落在丈夫一个人的肩上。
刘卫东劝妻子别犹豫。最终,他用自己的担当和坚毅打消了妻子的顾虑,使李时华走出了继续求学的第一步。
1999年,李时华通过了全国成人高考,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就读英语专业。
刘卫东送妻子去长沙读书后,身边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各种议论充斥着刘卫东的耳朵:“你真是太傻了。你让妻子去读书,等她把书读好了,眼界开阔了,她也就离开你这个家了。你这不是在亲手葬送自己的婚姻吗?”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刘卫东还是坚持自己的主见,他相信妻子在学成后一定不会辜负他和这个家:“只要她有本事,不要说去读本科,就是读研究生、读博士,我都会帮她把这个家扛起来。”
但让刘卫东没想到的是,妻子在求学的道路上,居然会走得那么高、那么远!
妻子学有所成一家团聚,幸福刚进门病魔也接踵而至
2001年,李时华在湖南师范大学完成成人本科学习后,跨专业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为了实现这个跨越,李时华可谓是呕心沥血。在准备考研的半年时间里,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自习室,晚上近12点才回寝室。让李时华愧疚的是,“经常是每天学习完后,才想起要给老家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打个电话,但往往又因为到了半夜而作罢。”
“书读得越多,感觉知道的越少。”回忆起那段求学时光,虽然艰辛,但也是让李时华最为自豪的。她说:“我看到我的导师把治学当成生命,作为他的学生,我希望自己也能够跟我的导师一样,把所有的压力抛到一边,通
摆摊卖饼丈夫和他的大学副教授妻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