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永恒的书,做纯粹的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永恒的书,做纯粹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话,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晚年的,身体衰老了,视力减退了,但读书学习的精神丝毫未减,追求知识的欲望不见低落。
永恒读书纯粹做人高尔基高尔基是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9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城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贫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等等。每天从早晨干到晚上,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它既是作者童年至青年时期生平的自述,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对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所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海燕》《鹰之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除此之外,还写了大量的剧本和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被翻译成不同的版本,读他的作品你能感受到的是坚毅和斗志,他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时刻充满昂扬斗志,决不向困难和黑暗政治低头。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话,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晚年的,身体衰老了,视力减退了,但读书学习的精神丝毫未减,追求知识的欲望不见低落。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共读了7分钟。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他所作的诺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兼学问家,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正是由于在阅读上,永无止境地追求,才一步一步地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在书中寻求到救国救民的真理,挽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创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中国,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缕晨光,照亮了我们心灵的暗淡与阴影,是我们人生的启明灯。让我们把那些上网漫游的时光;那些寂寞无趣的时光;那些闲言碎语的时光;都换成阅读的时光吧!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在不懈的阅读中真正的成长并获得无限丰富的人生。

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

读永恒的书,做纯粹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临近再说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8-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