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 材:三年级下册第22课《寓言二则》:
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
1.会认“揠、谓、矣、趋”4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自相矛盾》,请你告诉我们
什么是寓言?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弄懂什么?《自相矛盾》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名字叫《揠苗助长》。边说边板书课题。(展示课件1)
二、读题两遍,释题
“揠”,了解字义。
,并依题质疑。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标出不认识的字。
,学生注意正音和停顿。(出示课件2)
,读准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大意。
(二)自读自悟:
,首先我们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和语气,再把自己当作这个人,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
用横线画出与课题对应的一句话。
四、深度剖析,了解寓意。
1.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他在干什么?(出示课件3)理解“闵”。
2. 这是怎样的一个种田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4)
把自己设想为揠苗人,入情入境,设身处地的想象,让学生悟情悟境。(勤劳,性子急……)
?他想的什么办法?(出示课件5)
理解:揠____(出示课件6 ) 他正在做什么?
,他跑回家对家人说了什么?(出示课件7)
①理解: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