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史话曹操惊喜地说: “那就是她了,快请来见驾! ”于是派出凤辇把那位姑娘接到选娇台来。众彩女搀扶着那位姑娘下了凤辇,皇上和文武大臣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那位姑娘头又秃,脸又麻, 衣裳又脏,两筒浓鼻涕,一直垂到嘴巴底下。众人见了,连忙把脸遮了起来。曹操忙命令下人: “快请娘娘回家梳妆打扮,换了衣裳再来!”于是几位宫女忙捧了凤冠霞彼一应衣衫,陪着那位姑娘坐上凤辇,把她送到家里。原来这姑娘名叫减平花, 小时候又聪明又美丽, 人人见了人人夸, 母亲爱如掌上明珠,每日叫她在身边识字、读书。母亲去世后,后娘待她不好, 一天到晚不是打就是骂。后来不知怎么害了一场病, 头也秃了, 脸也麻了, 人们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傻平平”。后娘嫌她脏, 更不愿养她了, 甚至连锅都不叫她烧。幸而嫂子心眼好, 给她做吃做穿, 有病了给她煎汤熬药, 端茶送水。傻平平一天到晚在屋里趴着, 不是看书, 就是习字, 很少出来。这一天, 因为想看看皇上如何选娘娘,就搬个梯子,爬到院子墙头上去了。谁知这一露面,竟中选了娘娘。说也奇怪,这傻平平回到家里,接过凤冠霞披,谁也不让帮手, 一个人走进屋去,把门一关,走到梳妆台前,梳洗打扮起来。嫂嫂只得在外面等着。过了好一会儿, 嫂嫂着急了, 心想: 这妮子连梳子都没拿过, 三根黄头发, 知道往哪里梳呀? 她想进屋帮助小妹妹梳理, 可是小妹妹如今已经是娘娘,又不能莽撞,就俏俏往窗户边靠靠,忽闻到满屋透香。她觉得奇怪,暗暗趴在窗户上往里一看,呀! 梳妆台前站着一位仙女般的姑娘, 正拿着镜子笑咪咪地照呢。这是谁呢? 她情不自禁地叫道: “小妹、小妹、快开门! “门开了, 嫂嫂进去见屋里只有一位姑娘, 并不认识, 就问:“你是谁呀? ”那姑娘微笑道:“嫂嫂不认识我啦?我就是你每日给做吃做穿的那个傻平平呀!”嫂嫂又上下打量一番,不信,就说: “脸面一点也不像呀! ”妹妹指着梳妆台上放着一只闪闪发光的金碗和一双亮铮铮的银筷子。小妹说:“我把金碗往头上一戴, 筷子往鼻子里一插, 就是又秃又麻,鼻涕老长了! ”嫂嫂听了, 吃了一惊。小妹忙说:“实话告诉嫂嫂, 我本是一股清风,嫦娥仙子叫我在雪地上打个滚, 变成了人形。今天就要离开嫂嫂了, 没别的东西可送,就将这双碗筷送给嫂嫂作个纪念吧! ”正说着,只听门外吵嚷起来,咋咋呼呼的叫将风辇拉回去,不大一会儿,就听到院中有人高声说道: “圣上有旨: 皇上不愿再见娘娘,已起驾回都,请娘娘自便! ”嫂嫂一听,立刻惊慌起来,就要前去跟皇上申白,妹妹拉着说: “嫂嫂不要烦恼,我知道皇上不会容我的,只是辜负了曹丞相一片苦心……”原来,曹操对减平花早有了解。 10 年前,曹操在故乡练兵的时候,一次,在演兵场布阵, 曹操想创造一种新的阵法, 一时不能得心应手, 阵法有点零乱, 正着急, 只听远处传来一个女童的背书声,背的是《孙子兵法》曹操听了,胸中豁然开朗, 立刻将队伍重新调度, 新的阵法很快布成了。接着曹操立刻命人寻找女童。找了半天, 不见踪影, 正感惊奇, 忽然从空中传来一阵朗朗的笑声。曹操寻声望去,却见一颗枣树上,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在对他笑呢!曹操问她家住哪里, 叫什么名字。她说家住减村,叫减平花。从此以后,曹操就把减平花记在心里。这次给皇上选娘娘,也是寻计要选她的,谁知皇上两眼不明,看不中她。减平花叹口气对嫂嫂说:“臣不识人犹好过, 君不识人没法活。”嫂嫂不懂这话的意思,只是催她快上车驾,给皇上说个明白。减平花说: “嫂嫂,请你快给我穿戴起来吧! ”嫂嫂连忙把风冠霞披给她穿戴好,呵, 更加美丽了! 减平花重新照了照镜子,向嫂嫂拜了三拜。说: “嫂嫂,感谢你的一片恩情,我要走了! ”她说着就走出去, 一街两巷的人都来观看。她越走越快, 简直象飞起来一般。可是, 她没有去追赶皇上车驾, 而是向家后的一口井走去。只见她跑到井边, “扑通”,往井里一跳,没有影了。众人这才猛醒过来, 一声喊, 都围了过去, 连忙下井去捞, 竟连一丝布片也没找到! 后来把水车干, 把淤泥都掏出来, 也没找到人影。减平花的嫂嫂到井边大哭一场, 把刚才的事情向大家说了一遍。众人听了, 都目瞪口呆, 纷纷议论说: “减平花本是清风转世,现在恐怕化作一股清泉了”。果然, 后来人们饮这口井的水, 感到异样的清甜。不久, 有人用这口井的水酿酒, 醇香无比, 人们赞不绝口, 称之为“仙酒”。后来曹操当了魏王, 知道了这件事很受感动, 把减平花封为“泉神”, 把这口井封为“玉泉”, 今日仍在飞檐翼然的古井亭下。直到现在, 人们在漆黑的夜里, 有时还能看到这口古井里闪射红光, 说是泉神娘娘在井底凉衣裳呢! 玉泉酿出的仙酒, 千百年来, 因为曾多次向皇帝进贡, 所以又称“贡酒”。直到现在人们还把玉泉仙酒称为“古井贡酒”或“古井玉液”。◇古井贡酒的文化
古井史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