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中山大学)
管理学
李孔岳博士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03>.导论
*知晓:本课程将帮助你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指导:你将学到实用的方法指导你的行为选择,使你本人和你所在的组织都受益,并将使你顺利通过管理学的考试。
*鼓励:鼓励你既成为思考者(思考成为更好的管理者),又成为行动者,并希望鼓励你不断学习。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面临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⑴组织的目标
⑵经营者的选择
⑶激励与约束问题
⑷内部冲突问题
本课程的基本研究框架
环境超系统
目标与价值分系统
技术分系统
管理分系统
社会心理分系统
结构分系统
投入
产出
*研究重点:管理分系统
第一篇:管理学:一般基础
:科学、理论与实践
第二篇:环境与组织文化
4. 环境与社会
续页
第三篇:管理过程
续页
第四篇: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
11. 培育创新意识,打造企业精英
基本设想:本课程设计为40学时,拟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讲授管理学基本理论。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
第三阶段习题训练
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芮明杰等,《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们出版社,1999年版。
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贝特曼,《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讲: 管理学——科学、理论和实践
李孔岳博士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性质和目的
*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法约尔: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次: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贝特曼:管理就是通过对人和资源的配置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的目的
*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
效率:效率=输出/输入
效益(效果):实现组织的目标。
效率与效果的关系:效率涉及活动的方式,效果涉及活动的结果;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目标,就是有效果的,但并不一定就有效率,要使管理有效率,就必须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性质
管理包括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
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
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创造盈余。
管理既要有效率,又要有效果。
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和威胁。
法约尔(1916)认为,所有的管理者都执行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次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人事和控制。
罗宾斯、贝特曼把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作为管理的职能。而且,目前大多数的教科书都把归结为此四项。
计划: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并事先确定实现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组织:是对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的资源进行分配和协调。
领导:就是激励、指导员工,并与员工或群体进行沟通和协调。
人事:确定劳动力的需求,储备、招聘、选拔人员,培训、安置员工,并依据其工作绩效进行考评、确定报酬或提升。
控制:监控计划的实施,比较实际表现与预期目标的差别,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续页
图1-1管理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人事
控制
导致
组织目标
:层次、角色与技能
*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人的有限理性、
信息不对称性、个人能力的有限性、
技术的专用性。
*管理跨度(管理幅度)
*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组织资源完成组织目标。
*中层管理者:接受组织目标将其分解为事业部目标,向下解释和传达高层意图,向上传递低层信息。
*基层管理者:监督组织的运作,实施中层计划。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图1-2 管理层次
:角色定位与转变
1、管理者的角色
角色描述特征活动
管理学(中山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