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 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 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 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点】
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通感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 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 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一一感知一一品读、赏 析一一讨论一一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诗文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 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 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 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 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 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 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 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 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 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 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 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 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 用词句美、语言美。
3) 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 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 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 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 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 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以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9 KB
  • 时间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