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口营销战略——新加坡港自现代化的新加坡港建成至今的好几十年,新加坡港的立法、管理和经营权一直属于新加坡港口管理局(PSA )。新加坡港分两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目的是提高港口经营的效率,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航运环境。 1996 年2月,海运与港口管理局(MPA) 成立,接管了原来由 PSA 行使的制定法律法规方面的职能。 MPA 是一个政府机构。 1997 年10月,一个经营性的公司—— PSA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家公司是由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 Temasek 控股公司全资拥有的一个商业性组织。实行公司化以后, PSA 集团除了经营新加坡港以外,已经把业务拓展到全球。 (1) 班轮公司大船挂靠太多的港口是不经济的,所以在这一地区采取中转方式更具有吸引力,班轮公司由此而在以下方面受益: ①大船挂靠少数几个港口; ②缩短货物转运时间; ③使船舶箱位利用率和船公司集装箱利用率最大化; ④用较少的资源服务于较大的市场。(2)地区经济①降低总体运输成本——不需要在所有港口装备停靠大船的设施; ②枢纽港与副枢纽港的布局可实现规模经济; ③促进地区贸易对外开放; ④大多数货主采用 FOB 条款,中转方式可以使他们迅速取得货款; ⑤使本地区的制造业更富有竞争力。(3)货主①享受高发船密度的服务,实现即时(JIT) 运输,降低库存成本; ②扩大市场进入的机会; ③降低市场进入的风险。 2 (1)顾客服务协议近几年来, PSA 已从原先对所有顾客实行统一的标准费率,发展到采用“顾客服务协议”。 PSA 对于大批量货物经常采用折扣优惠;为了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 PSA 也采用折扣优惠来开拓新的市场。假如一家顾客能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提供一定量的出口货源, PSA 就向其提供折扣。这项措施可以鼓励顾客加快其集装箱的周转速度,从而使 PSA 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2)价值竞争 PSA 不采用价格竞争而采用“价值竞争”。PSA 向顾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并帮助顾客
港口营销战略——新加坡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